百度信息流广告三种流量类型 百度信息流广告( 二 )


Feed流广告业务爆发,是时势使然 。现在满大街的人都低着头看手机,广告主的投放重点也集中在移动端;但移动广告是个大坑,注意力极端碎片化,流量费和获客成本越来越贵,只有把广告内容直接定向推送目标用户的手机里,唤醒他,“喂!这就是你想要的信息!”才能保证广告的有效转化 。
信息分发2.0应用到移动营销的场景是这样的:近期经常搜索减肥方法的美女,在手机百度中看到是系统推送的运动及健身信息;近期搜索怀孕的美女,在移动百度首页得到的是母婴阶段的内容,以及奶粉、儿童服装领域的信息流广告;用户在下班后乘车回家时,会提前推送附近餐馆的打折信息 。用户在点击后直接跳转到商家的官网或广告落地页、App等 。对用户而言,此时的广告就不是商家的推销,而是一条有用的资讯 。
移动平台智能投放的原生广告,已经开始让“广告内容化”、“投放定向化”、“广告交互化”让用户更愿意消费,这与过去企业靠广告战、补贴战盲打试错、烧钱豪赌去做市场、做运营,有着云泥之别 。
三、人工智能(AI)将率先在数字营销业务上实现盈利
正如所有内容都捉急打开率一样,外界看来信息流广告的点击率并不高 。比如某化妆品企业主选择后台选择450万的样本总数投放,有45万点击,CTR即为1%,(注意!部分平台脱离样本数量比拼CTR高低并无意义),相对于10万+的软文广告来说,这样广告效果以及转化率已算相当惊人了,不难看出,信息流广告效果潜能还只开发了1%,在信息分发2.0时代更精准分发广告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
目前互联网平台的竞价信息流广告一般采取的是CPC(按点击效果付费)模式,也有按照CPM(每千人曝光成本)、CPT(曝光时长)收费,不过互联网公司更需要转化率而非品牌曝光,所以今日头条、网易号、百度等均以CPC模式为主 。
地球人都知道,“人工智能”现在是百度的战略核心的核心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在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个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出现独角兽,而未来的机会在人工智能 。”
去年吃瓜群众还在台下听吴恩达(Andrew Ng)、吴甘沙、胡郁等科学家在圆桌谈论“AI天书”,今年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的投资热门,在自然语音识别(如度秘、讯飞等)、图像识别(如百度识图)、智慧驾驶(如百度无人车)、大数据挖掘(如人工智能警察等)等垂直领域产业化,而在短期内直接盈利依然是数字营销业务,特别是在企业主普遍面临投放不精准、多数广告费用打水漂的痛点局面下,人工智能提升广告精准投放效率上简直是刚需 。
没有大数据的场景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的突破 。目前百度押注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在于:大数据 。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百度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人群属性、搜索大数据、到店消费、位置数据、兴趣分类等数据,“百度大脑”靠消化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指向肯定是让广告投放这件事变成过程可控、结果量化的“科学”,而非是凭感觉、拍脑袋的“艺术” 。
结语:
百度在移动端首页做资讯,看似做内容平台,实则为做智能“搜索+推荐”;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场景化的信息分发2.0服务,当然也包含了信息流广告,借助百度沉淀的用户大数据与AI技术来做“一人千面”,将彻底改变用户获取个性化资讯和原生广告的面貌 。目前还处于人工智能的黎明,平台的信息智能分发和推荐,还只刚刚破晓……
本文作者:李星,策划人,科技专栏作者,微信即QQ号:1598145405(靠谱的阿星),关注消费升级与互联网+创业创新,靠谱汇社群发起人,公众号:“策划人李星”(ID:lixingo2o)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