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禁不止的刷单已成为困扰电商和消费者的一大难题 , 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过低 , 难以震慑刷单组织者 。尽管现有行政处罚无法给予重击 , 但并不意味着刷单平台可以高枕无忧 , 深受刷单困扰的阿里决定通过民事诉讼让其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 。
昨日 , 阿里正式向法院递交起诉书 , 状吿刷单平台“傻推网”涉嫌严重危害市场竞争秩序 , 索赔标的216万元 , 开创了电商网站公开起诉刷单平台的先河 ,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 , 阿里拿起法律武器起诉这一行为本身 , 都将极大震慑刷单平台的嚣张气焰 。
新零售时代 , 无论商家、物流还是消费者、电商平台 , 每个商业生活的一份子都应了解刷单的来龙去脉 , 对刷单说不并加入到严打刷单的持久战中 。此番阿里对刷单平台动真格 , 不仅是一次向大众科普刷单危害、治理刷单的绝好时机 , 更有利于整个电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文章插图
电商平台难以根治刷单
电商刷单现象由来已久 , 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是受害者 , 刷单事关电商平台的公信力和市场秩序 , 任何电商玩家都对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 与业务模式无关 。表面上看 , 商家和刷单平台是刷单行为的主角;深究内在 , 刷单在电商平台兴起的原因是迎合消费者的心态 , 进而满足商家的利益诉求 , 刷单平台则从商家收取服务费 。
商家明知道电商平台明令禁止刷单 , 也清楚认识到刷单对消费者不公平 , 但还是乐此不疲地踩过界 , 原因在于刷单可以获得更好的搜索排名 , 进而获得更大销量 。不难看出 , 刷单本质上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营销行为 , 这一扭曲的经营策略是电商竞争异常激烈的产物 , 除了常规的直通车、钻展 , 居高不下的盈利压力倒逼商家想方设法尝试新的营销手段 , 刷单正中其下怀 , 而且准确命中用户重视订单量和评价的消费心理 。
一边是对刷单充满热情的商家和刷单平台 , 一边是重拳整治刷单的电商平台 , 双方上演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惊险游戏 。某种程度来看 , 电商刷单屡禁不止 , 代表商家和刷单平台这一利益共同体更技高一筹 , 形成利益巨大的灰色产业链让电商平台无可奈何 。电商刷单主要集中在YY、QQ群中 , 为逃避电商平台的监管 , 刷单客模仿正常人的真实网购行为 , 把自己伪装成顾客 , 通过假聊完成下单 , 并先自行垫付资金 。
刷单的危害有目共睹 , 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极大损失 , 质量不达标的商品刷成爆款屡见不鲜 , 而且对整个网购市场产生恶劣影响 , 有些正规商家本来不想刷单 , 眼看着竞争对手刷单 , 为了店铺的持续经营 , 不得不加入刷单大军 。同时 , 刷单还给电商平台造成损失 , 其公信力主要来自于评价体系 , 常态化的刷单对平台公信力造成极大冲击 。
电商平台在整治刷单攻坚战中时常表现得有心无力 , 任凭其投入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 , 也无法根治刷单 , 而且陷入“发现—消灭”的死循坏 。在我看来 , 电商平台长期无法消灭刷单 , 不是其不努力 , 而是因为治理刷单是项系统工程 , 个中的复杂性非电商平台可以应付 , 最大的阻碍是其没有执法权 , 必须与消费者、商家、物流和执法部门通力协作 , 而且面临法律不完善、大数据治理虚假交易的证据链鲜少被认可、处罚力度不大等现实问题 。
- 哪些情况可申请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怎么确定赔
- 开除15年员工赔偿多少钱
- 职工擅自离职如何赔偿损失呢
- 有什么离婚案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 还在合同期内,如果提前终止合同,赔偿金什么算 提前终止合同如何赔偿
- UC官方怎么看“震惊”现象
- 遭遇交通事故可以主张的赔偿有什么
- 阿里巴巴交友聊天软件app 单身交友app聊天
- 交通事故死亡但对方没有赔偿能力怎么解决
- 京东发货问题怎么投诉商家?赔付标准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