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件箱成最后一公里小区“标配”

探索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痛点,智能快件箱应运而生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广应用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务设施,并将智能快件箱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智能快件箱便利显现,冲刺末端投递“最后100米”
“自从小区装了智能快件箱,家里没人也能正常收快递了 。”收到快递员的电话时,合肥市高新区某国企员工程巍还在单位上班,于是他请快递员将包裹放入自家楼下的“云柜”智能快件箱,手机很快就收到了取件密码 。下班后,程巍在“云柜”取件屏幕上输入手机号码和取件密码,“啪”地一声一个柜门打开,包裹就出现在眼前 。

智能快件箱成最后一公里小区“标配”

文章插图
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网购直接带动了快递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 。“去年我省快递业务量完成3.99亿件,同比增长67.38%,最高日处理量达400万件,今年预计快递业务量将达5.5亿件,同比增长40% 。”省邮政管理局局长李勇说 。在快递业务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快递企业的末端投递服务竞争已经从“最后一公里”缩短到了“最后100米” 。
“收件人常会出现不在家或不在单位的情况,物业一般又不代收包裹,如果在快递业务高峰期不能及时将包裹安全快速地投递到收件人手中,不但收件人有意见,而且包裹反复投递会增加快递员的成本 。”合肥申通快递员王海说,“智能快件箱提供24小时服务,收件人能随时查收包裹,从而提高了投递效率 。”
如今,快递末端投递智能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我省各市主城区一些小区、写字楼等处都已安装使用不同品牌的智能快件箱 。“合肥市已有100多个小区、机关、写字楼安装并使用智能快件箱 。”合肥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王映辉介绍,截至2015年底,该市拥有丰巢、速递易、收件宝、日日顺、速来宝和君瑞等10家智能快递箱运营企业,已投入使用并备案的智能快件箱有1400余组,格口总数近5.5万个 。
快件投递收取问题多,相关规范亟需落实
“除非网购价值不高或者容易保存的商品,比如图书、文具,我才请快递员将包裹放进智能快件箱 。”合肥市政务区习友路上某新建小区业主李女士说,该小区一期8幢居民楼安装有云柜、富友2家品牌3组智能快件箱 。“如果网购水果、工艺品,我还是选择当面签收,以便检查包裹是否因快递运输而损坏,免得退换货说不清楚 。”
智能快件箱虽然方便投递和收取包裹,但由于省去了当面验货环节,一旦包裹损坏很容易在快递企业与收件人之间产生责任纠纷 。因此,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管理规定(暂行)》明确提出,“快件运单已注明为易碎品或者外包装出现明显破损的快件,不得以智能快件箱进行投递 。”
“事实上,于去年6月制定并试行的《合肥市智能快件箱投递运营管理办法》,就有同样规定 。”王映辉说,国家邮政局和合肥市邮政管理局均已规定,快递员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前,应当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 。
然而,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快递员出于节省话费等考虑,常常未经收件人同意便自行将包裹投递进智能快件箱 。安徽交通控股集团员工张子晨在一次网购中注明将包裹送到办公室,但快递员未电话告知便把包裹投进了皖通大厦的速递易智能快件箱,由于张子晨恰好出差两天无法取件,速递易每超过24小时便收取1元公共资源占用费 。“经过向速递易客服几番投诉才免掉费用,虽然只有2元钱,但是快递员不打招呼便自作主张的行为令人非常不爽 。”张子晨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