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罗振宇是普通自媒体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部分读者心里冒出哗众取宠的感觉 。其实,这个标题并无任何褒贬,只是一种客观陈述 。你如果可以耐心读完文章,你或许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 。
谈到罗振宇,很多人崇拜的五体投地,包括我在内也十分崇拜他 。因为他从央视的一名“制片人”摇身一变就成为拥有600万粉丝的网红、大V,罗辑思维这家公司也估值超过13亿 。
他打造的《罗辑思维》公众号不写文章,只做每早60秒的语音竟然坐拥600万粉丝 。他所打造的《罗辑思维》脱口秀在各大视频平台播放,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APP轻松地转变为知识变现平台,罗振宇也做起了社群电商的生意,卖书、家纺、食品、手表......

为何说罗振宇是普通自媒体

文章插图
于是关于罗振宇的“成功学”就扑面而来,有分析她是如何玩转社群电商,有分析他是如何做到一次直播赚12万,还有人分析他是如何招募合伙人的......
成功的人说什么都是真理,因为他成功了!那么,罗振宇真的可以作为自媒体人、网红的标杆么,他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能复制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 。
我认为对于每一个网红来说,最为关键的是流量,也可以说是粉丝数,这就是“鸡” 。而后续的社群电商、知识变现则是“蛋” 。
现在许多人只是看到了罗振宇下的“蛋”,却并没有看到罗振宇的“鸡”是如何来的 。所以我说这些“成功学”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对于绝大多数的自媒体、网红们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 。
在互联网上获取流量、粉丝只有三种办法:
其一,本身就是名人,利用其社会知名度自然可以获得粉丝,代表人物老梁、高晓松、吴晓波以及各大明星、名人;
其二,依靠平台方的推荐,增粉 。罗振宇就属于这一类 。罗振宇作为央视节目的制片人,并非明星、名人,所以他本身没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也没有影响力 。
但是罗振宇同微信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2011年3Q大战结束后,罗振宇受腾讯公关部邀请获得主持数十场“诊断腾讯”的会议,与腾讯创始人、副总裁们亲密接触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上线,负责邀请媒体人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部门正是腾讯公关部 。
微信需要个人公众号的样板,于是罗振宇被“幸运之神”选中了 。腾讯各种平台的推荐,让涨粉变得十分轻松 。再接着,2012年12月,罗振宇利用其制片人的丰富经验,与媒体人申音一起打造了脱口秀栏目《罗辑思维》 。
利用一夜之间涨起来的微信公众号粉丝,罗辑思维的视频栏目也流量大涨;腾讯为了树立微信个人公众号标杆,也“自干五毛”的帮助罗辑思维推广,呐喊 。而后续的社群电商、会员费之类的商业化,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
这就是“机会”加罗振宇自身的制片人经验、资源、能力共同打造的结果 。没有微信官方给推广涨粉,就没有这只“鸡”,也就没有后续的“蛋” 。
所以有人总结“成功是3分努力,7分机会”,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
其三,嗅觉敏锐的普通人,充分利用平台红利期 。也有些嗅觉敏锐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刚出来的时候,便立即注册一堆各行业的号,然后不断更新内容 。初期,这些平台的内容都很少,用户也迫切阅读这些信息,于是各取所需 。
利用平台发展的红利期,获得海量关注 。红利期过后就意味着普通人获得海量关注的路子被直接堵死 。
靠流量变现是最大的“坑”
从上面的分析看,“鸡”非一般人所能拥有 。因此鼓吹向那些拥有“鸡”的人学习,本身就是错误的,对大量的普通自媒体、网红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