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的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冲刺IPO( 二 )


值得关注的是 , 目前三只松鼠的毛利率达到了30.20% 。一方面是坚果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 , 三只松鼠的行业地位决定了步步走高的品牌溢价;另一方面 , 产品架构也与高毛利相辅相成 。虽然由坚果起家 , 但是三只松鼠至今已延伸出覆盖坚果、干果、果干、花茶及零食五大主要门类的休闲食品组合 , 自有品牌产品的单品数量已有约200款 。
从产品的收入构成看,毛利较高的零食产品收入占比已经由2014年的0.92%提升至2016年的19.60% , 而坚果品类产品的占比在2016年已经下降至69.83% , 多元化的全品类产品发展初具成效 。
“不好吃”、“坏籽多” , 三只松鼠的产品质量似乎总被网友们吐槽 , 然而招股书中的流量数据显示 , 2014年度到2016年度 , 其老用户的订单比例从15.38%上升至48.09% 。
如此高的用户黏性 , 是怎么做到的?
在招股书中 , 三只松鼠将其成功归结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多元化的优质产品组合、快捷高效的线上销售模式、细致贴心的服务体验以及贯穿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系统” 。

平台流量推广费、平台佣金、包装费、物流运输费用是目前三只松鼠的主要成本支出项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这四项支出分别达1.93亿元、4.06亿元和6.97亿元 , 占据销售成本比均超过60% 。全国10个城市的仓储配送中心配合第三方物流 , 可以实现全国市场覆盖 。
经历“五年之痒” , 三只松鼠何去何从?
尽管线上的表现已让绝大多数休闲食品品牌望尘莫及 , 章燎原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 他正带着“三只松鼠”到线下去 。互联网的红利退散之后 , 经历“五年之痒”的三只松鼠要重新寻找方向 。
2016年9月30日 , 三只松鼠的第一家线下店于芜湖开业 。这个“2.5次元的投食店”被定义为城市的歇脚地 , 不强调买卖的功能 , 强调体验和互动 , 为的是增强与用户的黏性关系 。然而却“意外的”盈利了 , 这让章燎原认定“线下反而有红利” , 放话要在五年内计划开出1000家门店 。
三只松鼠开始进行跨产业规划 , 章燎原甚至策划了一个放大版的2.5次元体验店——松鼠小镇 , 并于2017年正式动工 。他想用“电商业务 + 投食店业务 + 松鼠小镇” , 围绕IP化品牌经营 , 从内容到产业 , 由浅到深的多元化用户体验 , 形成吃、喝、玩、乐、买、住的消费闭环 。“销售不是目的 , 体验才是重点 , 是让消费者从产品购物需求、到精神需求、再到产生购物的冲动 , 是一种娱乐化的零售 。”
2017年2月12日 , 章燎原带头砸掉了“三只松鼠历史上装修最烂”的苏州店 , 以儆效尤 。并且在开年大会上和管理团队都剃成了光头 , 高喊二五开局年的新目标:“剃个光头 , 从头开始 , 一鼓作气 , 干他300亿!”
在砸店当天 , 章燎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新零售”的核心本质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来玩线下零售 , 并且应该将自己定义成一个站在新起点上、无前人可借鉴的“菜鸟” 。而在“新零售”的组成要素中 , 自带流量的IP化玩法是核心 , 多样化的高品质商品、提供情感需求的服务缺一不可 。
第一个五年过去 , 章燎原把自己吹过的牛都实现了 。现在他有一个梦想:创造一个独特的松鼠世界 , 而今天只是做了第一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