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革命的概念 电商急需一场革命


对于刷单 , 我想每个人都不会陌生 , 并且与我们息息相关 , 在去年的315晚会上 , 淘宝、大众点评、美丽说就被央视点名存在刷单情况 , 其他电商平台对于商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只要不损害平台利益 , 还能从商家那里获得更高的分成 , 何乐而不为?
为了展示一个好的账面成绩 , 商家刷单已经成为业界默认的惯用手法 , 大家都心照不宣 , 销量多的产品可以排在前面 , 进而产生更高的销量 , 而销量不好的就会沉在下面 , 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 , 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成交量以及好评去的 , 这是两个比较可信的指标 , 好的成交量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消费 。

电商革命的概念 电商急需一场革命

文章插图
这就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商家、平台宁愿忍受“千夫所指”也要冒险刷单 。每逢年度418、618以及双十一等重大节日 , 大家就会看到各种品牌的产品成交量蹭蹭蹭的往上升 , 很明显是内部员工的“自导自演” , 正是为了获得战绩虚荣 。去年双十一小米、三星等手机品牌存在刷单情况 , 在最后几分钟砸下重金实现了华丽的“弯道超车” , 然后公关、水军大肆渲染自己的产品是多么的牛叉 。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国内“自产自销”做的最好的莫过于格力的董阿姨 , 其吹起牛逼来连雷布斯都害怕 , 手机卖不出去就强制供应商购买 , 然后抵消货款 , 逢人必说格力手机是多么的牛叉 , 吊打小米 , 秒杀苹果 , 是全球最好的智能手机 , 虽然说相声不行 , 但是气场绝对甩老罗几条街 。
除了这种“自产自销”的刷单模式 ,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雇佣水军来刷好评 , 这种职业在自媒体平台以及电商平台比较常见 , 以诋毁对手抬高自己为己任 , 比较常见的是淘宝、天猫、京东、美团 , 当然诸如亚马逊、1号店、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或多或少也会有;另外还有一批水军活跃于各大自媒体平台 , 微博、今日头条等比较常见 , 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 看起来殊途同归 , 但是这种方式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交量 。
近日一篇文章火遍朋友圈 , 题为《哭了!百雀羚3000万+阅读转化不到0.00008》 , 开始在公关、新媒体和营销圈传播 , 并在几个小时后达到10万+ 。
再次让所有人回归理性 , 什么才是推动产品成交量的根本?是营销、商品还是渠道 , 恐怕一时半会很难弄明白 , 百雀羚3000万+的十万分之八阅读转化率远低于2-3%的行业平均水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 水分可想而知 , 并没有针对用户的痛点进行产品以及服务上的升级 , 而是通过漂亮的数据来迷惑大众 。
之前有篇文章叫做《20万司机刷单?刷单会成为压死Uber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 20万司机刷单 , 40%的数据涉嫌造假 , 最终Uber中国水土不服黯然退出 , 可以说刷单能够成就你 , 同样能够摧毁你 。
为了用户 , 为了更易受到资本青睐 , 刷单、刷好评、刷流量这种整体泡沫期的集体行为尚可理解 , 但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 。笔者之前在淘宝上买过一件手镯 , 但是买回来之后发现质地非常的差 , 与渲染图相差甚远 , 于是在产品下面进行了负面评论 , 不料商家找到我请求我删除评论 , 同时进行五星好评 , 然后给予我50元的补偿 。遇到这种情况部分人选择息事宁人 , 还有的人会选择退货 , 但是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市场规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