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从0到日UV17000实操流程

昨天有位老同事给我打电话,他们家算是成都当地的龙头企业了,想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他很小白,小白到怎么看别人店铺的关注粉丝数都不知道怎么看,所以在他的概念里最大的障碍就是不懂线上的运营推广技术,言语间感觉似乎懂得了推广技术马上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运营”这个活不论线上线下都是一个综合的,需要的不仅仅是运营推广技术,还要深度的用户群体分析,产品品类规划与供应链管理,页面视觉传达等等等等 。
再换个角度,最近在各种交流群,尤其是我们自己的群里面,硝烟四起 。都在晒自己的7分钱卡首屏,3毛钱卡首屏,流量过万的截图(俗称黑车) 。也有晒搜索流量猛增过万的截图(俗称黑搜索),黑钻,等等 。四处都在弥漫着“一招定乾坤”的浮躁氛围 。其实,还是那句话“运营”这个活不论哪一个环节都是综合的,你看到别人分享的可能都是一招定乾坤,但是你不知道,他一招的背后是有3招5招甚至N多招多为支撑的,俗称组合拳 。
闲话少说,有图有真相:

1个月从0到日UV17000实操流程

文章插图
【1个月从0到日UV17000实操流程】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张图都会很激动,从0到日UV17811,还在持续上升 。很多卖家会迫切的想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但是也会有些人持怀疑态度,甚至以为图是P的,如果这么认为的我也懒得解释 。事先先声明一点,我们是有5-6年的操作经验来做的一个案例,这里面包含着我们对搜索的深入、系统的理解才能操作出来的,其实还有几个流量入口的流量更大,比如有好货和每日好店,我就不截图了,怕读者被吓到 。下面我把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分享出来,分享的步骤主要是给有3-5年经验有功底的人看的,小白先好好研究搜索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当你对“权重”的理解、对搜索逻辑和原理深入了解了之后再去试,以免走火 。
1.对于小店新品来说,第一步先别着急着做销量,以目前的搜索机制,新品期是以人气值来定权重高低 。淘宝搜索原理的一句话就是“优先推荐买家最喜欢和最符合买家需求的宝贝”,淘宝不可能每个宝贝挨个排查看谁好谁差,他只能通过各种维度的指标来判定,那问题来了,所有证明买家喜欢你的指标都可以为人气值加权,比如:点击、收藏、加购、页面停留时间、访问深度、转化等等 。这些因素操作起来也是很有技巧的,如果你是土豪或者是想短时间直接拉起来,那你冲“量”即可,如果你资金实力不强,那就先做“率”后做“量” 。所以第一步上来,你要把各种“率”的指标全部优化到极致,尤其是“点击率、收藏率、加购率”,当然基础的评价、问大家也要跟上 。这些“率”的指标想要起到爆发性的作用,必须要从2个维度做分析,一个是纵向跟自己对比,另一个是横向跟同行做对比 。比如纵向跟自己比:昨天你的点击率是3%,今天是3.2%,后天是3.6%这样就是有一个增长趋势;再比如横向跟同行比:你的关键词点击率是3%,同行平均是2.5%,同行优秀是5%,那你比平均高,比优秀低 。
我们这个案例还是按照常规加权操作的方法,在主图优化OK的前提下,我们新品控制的是比同行优秀低一点,所以增长趋势比较慢的 。很多人玩黑搜,直接是超常规的高,甚至还会去利用增速加权,和更细节的指标一个托着一个加权,虽然可以短期冲上去,但我们觉得不稳定,而且需要控制的时时指标太麻烦,没有必要 。所以我们还是以产品本身为基因去操作的 。
2.在上新款的前期测试很关键,一般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直通车1-2个精准词,只拉无线控制位置不要太高,拉3000-5000展现基本可以判断出来这款宝贝有没有潜力了,如果还不放心可以拉10000个展现测试真实数据,然后再分析 。位置如果拉太高,展现很快就会出来,偶然因素会比较大,低一点的位置,全时段投放,2-3天拉出来3000-5000展现,相对来讲数据会比较接近事实 。还有模板选择行业模板即可,地域根据生意参谋的数据选60个主要城市即可 。如果是老店,可以更精准一点,用拉订单的方法做个公式算地域即可(这一点估计很多老车手想都想不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