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购合同签订之前的风险控制 。
1、主体资格审查;
2、履约能力调查 。

文章插图
二、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1、合同的主体;
2、买卖的标的物;
3、价款及支付方式;
4、标的物交付;
5、质量标准;
6、违约责任;
7、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 。
三、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1、在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采购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合同标的物的交付时间及权利过户的时间,敦促出卖方按时交付标的物;
2、注意对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检查,如遇到标的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及时进行退、换货处理;
3、合同履行完毕后对供货商进行评价,为下次确定供货商积累材料等 。如果采购合同存在保密条款,应注意通知合同履行人员,注意保护商业秘密 。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适合晒闺蜜照片发圈的句子
- 保险合同变更条款及事项的变更是如何的
- 购房合同反悔扣多少违约金 买房反悔违约金如何赔
-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有什么区别
- 买卖合同标的物产生的孳息归什么所有
- 合同能否以口头形式订立
- 最好听的情侣网名合集109句
-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有什么区别
- 朋友圈最适合的文案 朋友圈好看的文案大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