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自己在当地拍的CT片到处奔走、八方求助,甚至是赶到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医院排长队挂号等待专家确认诊断结果,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 。
今天,科技的日新月异或可改变患者和患者家属求助无门的这一窘境 。在阿里健康和万里云的近景规划中,患者不必再车马劳顿,通过阿里健康APP或者是当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家门口就能将自己的数字影像传给专家进行远程咨询或诊断,甚至后续还可能实现和专家面对面视频交流 。
阿里健康入股万里云构建医学影像大平台

文章插图
3月28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宣布,以2.25亿元人民币增资华润万东旗下万里云公司,同时,阿里健康将持有万里云25%的股份,并拥有万里云董事会5名成员中的2名董事提名权 。
当天同时挂出的万里云公告则指出,“万里云业务经过前期的探索和验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接入客户数量和上传影像数据量迅速增长 。”公告表示,通过本次合作,万里云将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优势与公司在中国医学影像行业60年的积累有机结合,开拓第三方影像中心业务,开展2B、2C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及相关服务,在病患、基层医院、影像中心、影像专家、设备厂商等之间形成高效专业的连接,提供创新型影像价值,构建医学影像大平台 。
资料显示,万里云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远程医疗影像服务业务的发展和运营 。万里云的母公司万东医疗创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的医疗影像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影像产品制造基地 。其产品涵盖医用X射线诊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多个门类,销售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常规X射线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60%以上 。在万东医疗成立至今61年的时间内,先后为国内外医疗单位提供了超过8万套医学影像诊断设备,至今仍有超过3万台万东生产的X射线机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每年服务患者数量超过1.5亿人次 。
阿里健康入股万里云这一举动,意味着扎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的阿里健康和致力于医学影像云平台的万里云,通过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将为患者开启远程影像诊疗的时代 。
患者不出远门将可享受在线专家看片服务
众所周知,包括X光、CT、磁共振(MRI)、超声在内的影像检查,是疾病确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手段 。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医学影像文件已经能够实现标准化传输,也就是说,患者在这家医院拍片后,只要操作流程标准正确,影像文件就可以直接拿到另一家医院进行诊断,而不再需要将打印后的胶片进行人工的传送 。而在近年,经过设备的升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从模拟医学影像到数字医学影像的过渡,这也给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奠定了基础 。
陕西的周女士胸闷咳嗽,在县城的医院拍CT检查肺部有病灶,当地医生怀疑是肺癌,周女士只好来到西安的三甲医院,希望得到更权威的专家诊断 。在排了数个小时的队后,周女士又做了一次CT检查,被专家诊断确定为肺结核,给出了对症治疗方案 。
经历过两次反复治疗的周女士告诉采访人员,要是当时就能让更多的专家医生会诊看片,就不会来回折腾,也不会耽误病情了 。这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在阿里健康和万里云计划共同搭建的远程影像诊断平台上就不会再出现了 。
根据目前阿里健康和万里云所拥有的资源,双方未来极有可能在医学影像平台上开展B2B、C2B和C2C模式的业务 。B2B是指由万里云正在搭建的“远程影像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包括托管、审核和疑难会诊的服务 。同时万里云还将建立专业的“第三方影像中心”,为大医院提供影像服务分流 。C2B、C2C模式是指是指患者可以通过阿里健康App发起个人的远程影像请求,请入驻中心的“专家工作室”或者多点执业的医生提供影像二次诊疗咨询意见 。这样,患者既可以通过线下医疗机构找到专家进行读片诊断,也能通过线上客户端多个渠道找到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
- 中国移动与阿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口碑单季给阿里带来1.18亿美元亏损
- 阿里市值暴涨 阿里股价再创新高
- 阿里影业5.2亿美元收购淘宝电影和娱乐宝
- 京东收购1号店剑指阿里
- 印度首富和阿里做了笔交易
- 阿里年纳178亿税日均8千万
- 阿里巴巴将在加拿大举办中小企业论坛
- 阿里要开第二个俄罗斯馆
- 阿里投千亿元布局未来“服务型经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