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给差评遭电话骚扰 网购差评造骚扰

监管部门不妨加大外在监督的力度,倒逼网购平台履行监管责任 。如此源头发力,当能有效遏制“呼死你”猖獗的态势 。
手机接到陌生号码呼叫,每分钟三五次,每次只响两秒……遇到这样的骚扰,谁都会觉得不堪忍受 。在网上搜索下就会发现,这种因留言差评而遭“呼死你”式的骚扰已经延续了好多年,但无论是找运营商还是报警,能够维权成功的案例寥寥 。
“呼死你”如此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很难完成取证,而违法成本又很低 。一个卖家如果使用过“呼死你”之后删除证据,死不承认,要想把他绳之以法存在很大难度 。在技术领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时代,要通过技术手段去封堵追凶难度很大,最可取的办法,还是要锁定源头,在源头上加大违法成本 。

网购给差评遭电话骚扰 网购差评造骚扰

文章插图
遭遇过“呼死你”骚扰的用户,普遍的共同点是给过“差评” 。“差评”本是网络消费时代的一种创新,消费者通过评价表达自己的真实消费体验,既可以给其他消费者提供帮助,也能从根本上督促卖家改进商品或者服务质量 。现在无论是网店购物,还是坐网约车等,消费者都开始拥有“差评”权 。但也正因为“差评”影响卖家现实利益,一旦看到有消费者给“差评”,有些卖家就会卑劣地使用“呼死你”报复或者胁迫消费者改变评价 。这些卖家是“呼死你”利益链条的顶端,整治乱象必须从他们开始 。
一些网购平台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制度,加大对骚扰消费者的卖家的惩罚力度,但总体来说还很不够 。消费者遭遇“被呼死”过后,投诉渠道不畅,或者得不到及时回馈,平台对于店家的处罚还太过“温柔” 。如果一个平台过于保护商家而不在乎消费者,那是本末倒置,在网购平台竞争依然激烈的市场下,平台不对店家非理性报复采取更严的惩处,最终只会失去消费者 。
当然,正如仅靠店家自觉远远不够一样,仅靠网购平台的自觉,也未必能很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监管部门不妨对举报平台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些大数据分析,如果被骚扰的消费者所指向的“骚扰源”集中到一个或者某几个网络平台,那就有必要追问这些平台的管理责任 。加大外在监督的力度,才能倒逼网购平台履行监管责任 。如此源头发力,当能有效遏制“呼死你”猖獗的态势 。
本文"网购差评造骚扰:治理要从源头抓起"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0411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