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采购品类及商品策略怎么确定( 三 )


商品采购目录的制定
当商店确定了采购范围以后 , 还必须将各商品品种详细地列出来 , 形成商店的商品目录 。商品目录是商店经营范围的具体化 , 也是商店进行采购的依据 , 是商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商店的商品目录包括全部商品目录和必备商品目录两种 。全部商品目录是商店制定的应该经营的全部商品种类目录;必备商品目录是商店制定的经常必备的最低限度商品品种目录 。必备目录不包括商店经营的全部商品种类 , 而只包括其中的主要部分 。
必备商品目录是按照商品大类、中类、小类顺序排列的 。每一类商品都必须明确标出商品的品名和具体特征 。由于商品特征不同 ,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要求不同 , 因而确定商品品名和特征的粗细程度和划分标准也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 , 商品特征的多少决定着品名划分的粗细程度 , 特征简单的商品如食盐、食糖等 , 品名可以粗一些;特征复杂的商品 , 品名可以适当细分 。目前 , 有些商店采用电脑进行管理 , 实行单品核算 , 则商品品名应根据最细小的标准来划分 , 直至无法划分的程度 , 以便准确区分每一具体商品 。
必备商品目录确定以后 , 再根据顾客的特殊需要和临时需要加以补充与完善 , 便成了商店全部商品目录 。商店商品目录制定以后 , 不能固定不变 , 应随着环境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 , 以适应消费者需要 。一般来说 , 季节性商品需分季调整 , 非季节性商品按年度调整 , 做到有增有减 。但在调整中要注意新旧商品交替存在的必要阶段 , 在新产品供应商为稳定之前 , 不可停止旧商品的经营 , 以便影响消费者的选择需要 。
商品结构配置策略
在确定了商店经营范围和采购范围之后 , 接下来应研究哪些商品是主力商品 , 哪些商品是辅助商品 , 它们之间应保持怎样的比例关系 , 花色品种、质量等级如何分配等 。
商品结构 , 实际上就是由不同商品种类而形成的商品广度与不同花色品种而形成的商品深度的综合 。所谓商品的广度是指经营的商品系列的数量 , 即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相同用途的商品种类的数量 , 如化妆品类、食品类、服装类、衣料类等等 。
所谓商品的深度是指商品品种的数量 , 即同一类商品中 , 不同的质量、不同尺寸、不同花色品种的数量 。保持合理的商品结构 , 对商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商品广度和深度的不同组合 , 形成了目前商店商品结构的不同配置策略 , 这些策略各有利弊 。
1广而深的商品结构
这种策略是商店选择经营的商品种类多 , 而且每类商品经营的品种也多的策略 , 一般为较大型的的综合性商场所采用 。由于大型的综合商场的目标市场是多元化的 , 常需要向消费者提供一揽子购物 , 因而必须备齐广泛的商品类别和品种 。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目标市场广阔 , 商品种类繁多 , 商圈范围大 , 选择性强 , 能吸引较远的顾客专程前来购买 , 顾客流量大 , 基本上满足顾客一次进店购齐一切的愿望 , 能培养顾客对商店的忠诚感 , 易于稳定老顾客 。
这种策略的缺点是:商品占用资金较多 , 而且很多商品周转率较低 , 导致资金利用率较低;此外 , 这种商品结构广泛而分散 , 试图无所不包 , 但也因主力商品过多而无法突出特色 , 容易形成企业形象一般化;同时 , 企业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用于商品采购上 , 由于商品比较容易老化 , 企业也不得不花大量精力用于商品开发研究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