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两亿开始 两年刷出14亿( 二 )


财报表明,目前京东第三方卖家平台的收入为55.3亿元 。考虑第三方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服务器、宽带等IT硬件设备 。有媒体预估,其利润率超过了50% 。
将近30亿元的利润收入,弥补了京东自营上的亏损,使得京东整体的亏损额不至于太难看 。然而,在具体服务和配套上,京东显然没有提供足够的工具和服务能力 。
目前,京东商家主要的促销和服务模式有“京东快车”、“打折促销”、“京东优惠券”、“数据罗盘”等 。“京东快车”其按点击次数收费的模式,对于众多中小卖家来说成本不低 。而大量的刷单,已使反应行业趋势的“数据罗盘”可靠性近乎全无 。
更为关键的,随着平台商家的增加 。有限的流量,如何分配成为京东的难题 。但如今京东的官方APP活跃用户数有多少,始终是一个谜 。
2013年,京东曾在“京东首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了移动端相关业务数据 。京东集团CMO蓝烨曾透露,京东商超客户端的激活用户数为6000万 。虽然这几年迎来的电商行业的大发展 。然而,京东平台流量低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
在2016年第一季报的财报中,京东对外披露,其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72.4%,但易观智库披露的数据表示,京东app的用户活跃数只有4000万左右 。仅从这两组数据来看,京东未能增加APP端的用户数和活跃度 。
【刷两亿开始 两年刷出14亿】为解决流量的困境,京东只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导流,但如何从社交、媒体层面转化销量,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问题 。
疼亲儿子还是干闺女?
为解决流量问题,京东的方法一直是并购、入股 。最让人充满幻想的是京东与腾讯的联手 。2014年,腾讯入股京东,微信和手Q两大超级移动端相继为京东开辟了一级入口,进而加大京东的流量和移动化转型 。
不过从实际效果来说,微信和手Q的流量虽大,但转化为电商流量却很有限 。2015年,刘强东就在“京腾计划”上表示,京东利用腾讯流量资源还不到10% 。
同在2015年,原属于腾讯的拍拍网,在京东运营下最终关闭 。京东对外发布公告称,关闭拍拍是为保护消费利益,防止假货 。但不可否认的,拍拍网的关闭,反映出京东无力管理C2C、以及B2C等海量商家生态下的假货以及刷单等问题,另外也说明其引导的流量无法支撑拍怕网的发展,导致网站关闭得如此匆忙,很多遗留问题都没有解决 。
2014年时,拍拍网由京东运营的海报
更重要的,京东引入第三方商家,与其主打自营的理念相悖 。这使得消费者很难认可京东上的第三方商家 。但京东GMV增速和毛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开放平台服务 。在这种扭曲的生态下,京东的第三方商家不通过刷单等手段,将很能获得流量并转化为成交 。
最后一个问题 。京东到底要先做大自营还是第三方?亲儿子,是一定要好好养的 。但对于随时可以不认的干闺女,怎么教养自然可想得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全国有多少刷单平台出现,最大的那家恐怕都会向京东扑来 。
本文"两年刷出14亿,京东背后最大刷单平台浮出水面"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19387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