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之后饿了么的三个图谋( 二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 “不挣钱”的外卖平台资金压力也更大 , 因此寻求盈利点是外卖平台的刚需 , 而拓展B端业务是目前O2O平台最常用的方式 。此次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的投资 , 令饿了么有可能为B端商家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并区别于其他外卖平台的服务 , 以增强B端商家对于平台的黏性 。对饿了么而言 , 丑闻事件虽不是其追求商户数量的结束 , 但却是其重视商户质量的开端 。黏住B端的高质量商户 , 是饿了么进入外卖行业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 , 但也需要饿了么与投资方更加注重餐饮商户的需求 。
拓展产业链多环节“占位”
就在饿了么宣布获得本轮融资前不久 , 饿了么对黄太吉进行了战略投资 , 双方表示将在食品安全、餐饮供应链等方面深入合作 , 共同打造安全、高品质的外卖生态 。经历了多次转型的黄太吉 , 目前定位为餐饮外卖供应链整合品牌 , 主攻外卖产业链的生产环节 。张旭豪曾公开表示 , 饿了么一直抱着开放的心态和产业内的各个行家合作 。饿了么认可黄太吉在品牌、食品安全、产品品质方面的功底 , 希望能和黄太吉一起 , 拼出整个生态更美好的未来 。
对于饿了么投资黄太吉 , 业内普遍认为 , 主要是为了弥补饿了么此前过于依赖商户入驻 , 导致平台商家参差不齐 , 引发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遗留的短板 。同时 , 投资黄太吉也再次表明 , 饿了么将再度延伸其在外卖产业链上的布局 。
事实上 , 饿了么向产业链延伸的意图早已显现 , 从不断拓展外送产品类别 , 到自建专送及众包物流团队 , 再到进军餐饮食材B2B领域 。虽然相比外卖业务 , 饿了么的上述产业链布局发展缓慢甚至有滞后情况 , 但饿了么仍在不断探索产业链上可供其“做文章”的可能 。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 , 以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平台都在不断尝试探索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寻找到盈利的可能 , 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领域常见的“占位”表现 。外卖市场增速惊人 , 但平台却陷入了不挣钱的怪圈 , 因此 , 目前各个平台仍然处于依靠融资的状态 , 即便平台方在主营业务上已然背负了相当大的资金压力 , 但为了吸引资本 , 平台还是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 , 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 , 就算短时间内难以让新的业务规模化发展 , 但“占位”布局是吸引金主的关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