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电商十大失败案例盘点( 二 )


六、入不敷出:
2015年年初红星美凯龙电商内部预计留下员工仅30人左右 。红美电商星易家除了已经独立出来的团购没动“手术” , 其他部门均有“大动作”:运营部门仅留1人;招商部门留下2到3人;技术部裁员50% , 总监被裁;市场部也只剩一人 。
“多个总监和经理级别的人或者之前已经离开 , 或者年底被裁 。”上述人士指出 , 经历这轮洗牌 , 整个电商团队将从100人左右降至30人 。“春节前夕裁员 , 为公司‘瘦身’ , 节省开支和成本 , 抑或为明年集团整体上市做准备 。”被裁员工透露了自己的猜测 , 他们进一步分析 , 红星美凯龙电商业务投入不菲 , 但斩获寥寥 , 是其战略性裁员的主要因素 。
七、房地产电商不景气:
2015年10月10日 , 房产网站搜房数百名被开除员工在搜房北京、上海办公楼前汇集 , 抗议搜房暴力裁员 , 要向搜房网讨要说法 。搜房此次裁员风波由9月28日起 , 当时搜房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陆续有数百名经纪人收到辞退短信 , 短信显示员工在搜房网任职期间存在合同造假行为 , 经查予以开除处理 。
刷单行为只是此次搜房裁员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原因是 , 搜房财务报表难有起色 , 为了不让华尔街的投资者用脚投票 , 就用裁员来美化报表以及掩饰转型遇挫 。搜房的转型并不容易 。搜房大举进入经纪业务以来 , 其与线下中介公司关系持续恶化 , 传统收入来源因中介抵制逐渐萎缩 , 新业务在短时间内又很难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 , 而整个房地产销售行业也处于下行的压力 。
八、创始人出局:
乐蜂网于2014年2月14日被唯品会以1.125亿美元收购 , 后者占股75% , 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 并实现控股 。但婚后的日子却不怎么好过 。原乐蜂网CEO王立成被唯品会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婧取代 。
乐蜂网裁员公开资料显示 , 唯品会接手乐蜂网后 , 多个高管职位发生变化 , 涉及财务、人力等方面 。对于网络上自称老员工爆料的“裁员”及“合同续签仅到6月”的传闻 , 乐蜂网相关人士表示 , 现在没有裁员情况 , 而且目前合同都是签3年 。
九、轻奢转型也难做:
2015年2月尚品网卷入了自品牌创立以来的最大裁员风波 , 目前裁员人数已超过200人 。这已经不是尚品网第一次大规模裁员 , 在失去资本青睐后 , 尚品网自2013年已转型定位时尚轻奢 , 早已不是传统的奢侈品电商 , 然而走窄众路线的奢侈品电商生命力变得更加脆弱 。
距离尚品网上一次大规模裁员仅有两年时间 ,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 尚品网再次进行大规模人员调整 , 将把员工人数从400多人缩减至100余人 。尚品网裁员为此 , 尚品网发出声明 , 指出目前尚品网共有员工450余名 , 并非报道中提到的“缩减至100余人” 。
公司核心高管和中层骨干团队正常稳定 , 公司运营有条不紊 。尚品网在声明中承认团队进行了局部优化和调整 , 但强调这是企业经营的正常行为 。
十、战略失误:
易到用车宣布裁员高达100多人 , 成立不到1年的海外事业部和1月份才组建的易到班车部门全员解散 , 本次大裁员波及多位事业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职位的高管 , 堪称易到用车地震级的大事件 。易到裁员2015年6月20日 , 易到用车晚间发布微博 , 回应裁员传闻 。易到称 , “易到大地震”报道严重不实 , 所谓的裁员 , 是公司业务中正常的人员的流动 。易到用车市场占有率不高 , 融资后首要任务是获取新用户和拉回曾经流失的用户 , 但现在行动已晚 。滴滴、神州、Uber三足鼎力格局已定 , 市场上专车新用户所剩无几 , 此时易到用车烧钱抢用户也只可能是“温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