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抱金坛风水 风水树根围金坛是好是坏( 二 )


除了种植糯稻外,霍洪涛还种植了60亩稻鸭共作无公害水稻,每亩产量在700多斤 。“我的稻鸭共作无公害稻米有固定的销售群体,每个月都能卖出两三千斤,每斤售价是12元 。”霍洪涛告诉记者,他种植的都是南粳46等优质稻米品种,吃起来口感较好 。
今年年底,除了正在种植的田块外,霍洪涛还以每亩380元的价格新流转了140亩土地 。“这些新增的土地,是外来大户毁约弃种的农田,明年我计划要种植1000亩左右的小麦,至于明年下半年的水稻种植什么品种,还要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才能决定,所选用的品种一定要迎合市场客户的口味,品质一定要好 。”霍洪涛告诉记者,“接下来,我还准备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属于自己的粮食商标品牌 。”
延星村种植大户史杨平:
勇闯市场的农业经营多面手
延陵镇延星村31岁的史杨平中专毕业以后就回乡当起了农民,现在已经是我市一名种植大户了,除了协助父亲成立“锁虎家庭农场”进行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外,他还根据当地农民种植杨花萝卜的特色,组建了杨花萝卜专业合作社,并组织起蔬菜经纪人队伍,将当地的杨花萝卜打入常州、南京、上海等地市场,同时也深入河北、湖南、四川等地的田间地头收购蔬菜贩卖 。
史杨平告诉记者,今年,他家一共种植了1500多亩地,其中仅南粳5055品种就种植了七八百亩,今年秋粮收购时,每斤稻谷卖到了一块三毛多 。“今年秋粮收购的前期粮食价格较低,后期粮价开始上涨 。由于缺少存储的仓库,因此只能早早卖掉收割下来的粮食 。”据史杨平介绍,由于天气原因,他种植的水稻产量与往年相比普遍偏低,以南粳5055为例,今年平均亩产量在1100斤左右,去年最高产量能达每亩1600斤,平均产量也在每亩1400斤左右 。“在种粮方面,我的主要优势就是机械,现在我有5台烘干设备,明年还准备新增2台烘干设备 。”
除了种植水稻外,史杨平组建的杨花萝卜专业合作社今年还种植了三四百亩萝卜,他自己也种植了十多亩地的萝卜,亩产量可达4000多斤 。“虽然现在不少外地萝卜纷纷涌进本地市场,但是本地萝卜的市场行情还是比较好的 。去年萝卜卖到3.5~4元一斤,今年前期卖到了2.5元一斤,现在萝卜的收购价一般在每斤1.2~1.3元之间,经济效益比较好 。”
史杨平说,种地虽然辛苦,但总比外出打工要好一点,现在国家关注“三农”问题,政策也好,让他感受到了做职业农民的良好前景 。下一步,他准备继续扩大杨花萝卜的销售市场,同时准备新上两台烘干设备,进一步做好萝卜和稻麦的种植与销售 。
猕猴桃园的“新农民”梅亚伟:
把果园打造成为特色观光农业基地
虽然已是寒冬,走进司徒镇前闵村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依旧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们正忙着给猕猴桃树修剪枝丫,还要给果树追施肥料 。
梅氏猕猴桃园的创始人梅亚伟是江阴人,今年37岁 。三年前,他辞职来到丹阳,和父亲一起进行农业创业,成了新型职业农民 。梅亚伟的父亲早年通过当时的练湖管委会招商引资来到练湖养殖螃蟹,在丹阳很有名气 。练湖进行开发后,梅父又到司徒镇张寺村承包了400多亩水面,继续养殖螃蟹,据了解,今年他承包的水面每亩能产100~200斤螃蟹 。
猕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维C之冠”的美誉,红心猕猴桃又是其中的优良品种,有“红色软黄金”之称 。然而,梅亚伟的猕猴桃种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种植的第一年,猕猴桃园就遭遇了冰雹灾害,果树的枝头和叶子都被打掉了,所幸树根并没有死 。去年,强降雨天气导致果园大面积受淹,父子俩紧急增加了8个水泵抽排积水,最终保住了果园 。今年夏天,连续强降雨天气又对果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