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昌在哪 日升昌七位大掌柜


1897年5月,盛宣怀在上海黄埔路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为了中国金融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银行开办之前,国内林立的金融机构非票号莫属,而相比于在银行工作来说,在票号中工作绝对是难以承受的 。此时问题来了,古代票号内的规矩究竟有哪些?票号又为何最终被银行取代?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日升昌在哪 日升昌七位大掌柜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票号亦被称为“票庄”、“汇票庄”、“汇兑庄”,是一种旧式金融信用机构,由于大多数票号都是由山西人开设,故此也有“山西票号”或“西号”之称 。山西票号以平遥、太古、祁县三帮势力最大,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日升昌票号 。
日升昌票号创立于1823年,财东为平遥西达薄村的李大全,掌柜是雷履泰 。早年间,李大全经营颜料生意,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后在雷履泰的一度劝说之下,以30万两白银的资金投入,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素来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当时开办的分号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 。

日升昌在哪 日升昌七位大掌柜

文章插图

作为当时票号中的魁首,日升昌票号自然有自己的规矩,否则也无法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于巅峰而不倒 。如果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能在银行找到一份工作,则此人身份地位自然与众不同 。可是在当时却不然,在日升昌票号中工作的小学徒们,却完全享受不到优厚的待遇 。
日升昌票号之内的职位,共分36档,最底层的自然是学徒,他们不但没有任何的福利,甚至连应得的报酬都没有,只能苦苦在票号中修满年限,才能成为伙计,得到每年不到10两白银的工资 。由于日升昌总部在全国分号较多,不少伙计都要被派往外地出差,时间多为3年 。在伙计去往外地之前,所携带的一切生活用品,都要在总部全部登记,直至3年后归来时,必须进行再一次的核对 。一旦出现在册物品丢失的状况,则伙计必须给出明确的说法,并根据物品的价值对其进行赔偿 。不仅如此,3年期满后,伙计不能从外地直接回家,还是要先回到票号总部,从外地额外购置的物品,更不能寄回家中,而是要经过总部验看之后,才能送往家里 。如此做法并非票号吝啬抠门,而是以他人防生疑,杜绝票号内员工损公肥私,以公家财产填补自己的腰包 。
【日升昌在哪 日升昌七位大掌柜】
日升昌在哪 日升昌七位大掌柜

文章插图

除了物品上的严格管制之外,日升昌规定,所有员工一律不准给总部写信,如果是公事,则必须由指定的上司写给指定的人,并将信件内容公开明示于店铺之内 。如果是私事,所写信件的信封也严禁封闭,一律以开口信的形式由上级一一审视,而上级也必须遵守规定,对于员工的隐私进行保密 。如此透明公开的做法,正是票号上层为杜绝地方员工与“朝廷大员”相互勾结,继而做出令票号有所损失之事 。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日升昌的伙计们无一例外地想爬向高处,而高处的风景,却是“金钱花盛开的世界” 。相比于学徒之时的“只管饭,不给钱”来说,高层员工的待遇便有所不同了 。高层员工不仅有着丰厚的工资,而且还能依据个人能力拿到“身股”,手中的职权也相对较大,最重要的是,工作量也要比学徒小很多 。不过要从学徒爬到高位并不容易,即使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小伙子,想要越过“36层险关”,起码也要30年左右,届时他已经从一位少年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