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集团(Nasdaq:JD)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2015年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约280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交易总额(GMV)达到4627亿元(约714亿美元),同比增长78% 。
在这组看似亮丽的数字背后,则显现出京东的一丝隐患,比如同为国内电商巨头,虽然京东的GMV高速增长,但与阿里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 。作出该判断的依据在于京东与阿里之间存在的体量差距 。
数据显示,2014年京东全年GMV为2602亿元人民币,2015年为4627亿元人民币 。而阿里2014年全年GMV为22740亿元人民币,2015年为29510亿元人民币 。现实情况是,阿里在2015年GMV增速29.8%的情况下,GMV同比增长的数字便达到6770亿元人民币 。
【亏损83亿 94亿亏损之后】

文章插图
更为关键是,京东依然未能实现盈利,净亏损94亿元,而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50亿元 。虽然近年来京东也作出一些改变,从当初的纯电商变成了现在的“电商是主业,金融是核心,技术是未来”,但在新业务的烧钱过后,何时能够实现盈利仍是个未知数 。
亏损背后
这是京东上市第二年交出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2015年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约280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交易总额(GMV)达到4627亿元(约714亿美元),同比增长78% 。
除了增长数字外,京东的亏损同样引发关注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京东2015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4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 。
京东方面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于,拍拍网停止运营带来的相关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第四季度对部分投资确认的减值、员工股权激励费用以及与腾讯战略合作涉及的资产及业务收购所产生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简而言之,“绝大部分属于非经营性亏损” 。
实际上,京东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亏损 。赴美上市前一年公司亏损5000万元人民币,上市后首年亏损50亿元人民币,再到如今亏损94亿元人民币 。这究竟是战略性支出还是经营失守?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表示:“我认为京东出现亏损,还是经营过程中没有把好关,或者说不是良性的商业模式 。因为电商很容易出现亏损,这在电商行业里已经成为共识,但电商又是大家需要的东西,那么谁能够改变命运,商业模式是很重要的点 。”
在他看来,阿里巴巴光靠卖东西也赚不了钱,所以通过广告等其他服务去赚钱,即通过打组合拳的模式去实现盈利目标,这个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京东的模式相对还是太单一,以销售带动流水,期望通过中间去做利润,但对手也很强大,会给持续性经营带来风险 。
不过,京东的情况又与阿里不同 。张毅指出,“阿里做广告是有非常强大的商铺作为支撑 。阿里是以平台为主,积累了大量的商家在上面,商家需要推广,有流量才有交易,所以商家对阿里的推广是很依赖的 。但京东是以自营为主,第三方进来开店的也不少,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推广对于商家而言,市场空间比较小 。”
阿里和京东占据中国线上商品零售近90%的市场份额,未来电商领域双方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但从现状来看,京东的竞争力不容乐观 。
结合京东近年来的一系列动作来看,物流费用在涨,入驻商家的平台使用费在涨,京东的账期太长等 。因而,有业内人士质疑,京东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来转移资金上的压力 。
京东媒介总监康建对采访人员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京东的流动资产为580亿人民币,所以完全不存在资金吃紧的任何担忧 。”
- 股东撤资需要承担公司的亏损吗
- 58同城主营业务下滑致利润持续亏损
- 口碑单季给阿里带来1.18亿美元亏损
- 4000家企业95%都亏损
- Uber今年上半年至少亏损12.7亿美元
- 阿里健康因为它亏损近2个亿
- 公司亏损要怎么办理歇业呢
- 去哪儿网利润 去哪儿网亏损的背后
- 恒大淘宝2015年亏损9.53亿元
- 怎么衡量直通车的ROI盈利亏损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