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清远阳山县有很多古老建筑,它们就像是承载着故事的老人,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聆听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些,看看它们是如何让这座城市变得愈加有味道!
阳山文塔
见证阳山发展,刻录阳山精神
文塔又名风水塔,位于阳山县阳城镇暗浪陂村的山坡上,据史料记载,阳山文塔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为九层石塔,后在清顺治十四年(1657)被风暴所毁 。雍正五年(1727)又于原址重建,并改为九层砖塔,可惜不久后又遭到摧毁 。直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经知县潘元音倡导集资,才在原址再次新建了这座八角九层砖塔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阳山文塔的轮廓呈八角锥状,塔基宽10米、高0.9米,塔高40.4米,砖木结构,青石塔基,塔门为圆券型,一、二层檐灰塑三平列莲瓣状,2012年,阳山县对文塔外观、内墙进行修建,塔内木梯连接各层至顶,整体焕然一新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1987年,阳山文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如今,文塔凭借其雄浑之姿不仅成为阳城一景,还见证着阳山的蓬勃发展,刻录着阳山人民的真、善、美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信善楼
主建筑遍布精美的木雕艺术
信善楼位于黎埠镇大龙村,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根据南洋富商李瑾从南洋带回来“信善楼”的图纸修建而成 。主体二层呈“田”字型结构,实用面积三千四百多平方米,108个房间,8个大厅,曾经入住过36户人家,当年好不辉煌 。
信善楼主建筑瓦檐、梁柱、门窗、屏风、金字架等,都有精美的木雕艺术作品,整体都有中国民间艺术雕刻,并带有西洋风格 。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犹存,洗却红尘后更有别样新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黎埠镇高巩古桥
历经两百年风雨洗礼
高巩古桥位于黎埠镇燕岩村,是清嘉庆年间(1819年)所建的单孔石拱桥,长26米,宽5.5米,高8.4米,1987年被列为阳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桥面铺以方正石板,桥堍以多块巨石为基,用条石纵横垒砌,拱圈用规整青石块横联而成,宛如一道彩虹悬于水上 。桥梁工艺精湛、美观大气,桥旁古榕参天,桥下流水潺潺,清风拂来,顿感超然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七拱桥
昔日阳山诸桥之冠
七拱桥位于七拱镇圩东侧,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为石砌墩柱式平拱桥,全长84.4米,桥面宽6.25米,桥身高7米,共有7个桥拱,均用花岗岩砌筑,中间三墩跨度大,桥墩斧状,桥面护栏用青石垒成,坚实美观,为昔日阳山诸桥之冠 。

阳山县太平镇政府官网 阳山县太平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七拱桥的建造和得名有一段典故 。昔从阳山县城到七拱圩,沿途须经过六座拱桥,即鱼龙拱桥、沙雾岭脚拱桥、沙雾岭顶拱桥、龙鱼拱桥、沙坑拱桥、庙角拱桥 。其中除龙鱼拱桥设置双拱外,其它均为单拱桥,六桥共计七个拱 。七拱监生莫谦、贡生简汝谦,诰授奉直大夫彭念祖和乡绅莫文敌等人别出心裁,倡议在七拱圩修一座七个拱的大桥,以流光邑乡 。建桥耗资四千六百余金,举人丘自新有序 。自此,大桥名曰七拱桥,圩亦以七拱为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