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少不少( 二 )


两个孩子少不少

文章插图
每年4月到11月,杭州市疾控中心都会监测蚊虫密度 。据该中心传染病防治所金彬彬医师研究,从监测数据看,今年7月的蚊密度低于6月 。以诱蚊灯法监测为例,7月的监测密度大概是3.82只/(灯·夜),6月的密度大概是4.72只/(灯·夜),7月的蚊虫密度比6月下降了30%左右 。与去年同期相比,蚊虫密度也下降了30%-40% 。
金彬彬说,
蚊子跟人一样怕热也怕冷,它们最适合的温度是25℃—30℃,超过35℃活动能力就大大减弱,到了40℃基本就活不了 。
此外,湿度对蚊子的存活影响也很大,一般合适的湿度(相对湿度)是60%-80%,湿度低于40%蚊子活力就很差了 。
与杭州一样,今夏厦门的蚊虫数量也有所减少 。
“积水是蚊子的主要滋生地,蚊子的数量与积水坑息息相关 。”8月23日晚7时许,厦门佳乐居白蚁防治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红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7月以来厦门迎来了多个高温天,高温天气下,地面的积水因不断蒸发而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与4月到6月相比,厦门7月的积水坑数量减少了60%左右 。如此一来,蚊子失去了产卵和生长的温床,数量就自然而然减少了 。
王红光介绍,他们在厦门多个小区都放置了监测器具,监测数据显示,7月当地的蚊虫密度大约下降了30% 。
厂家:蚊香销量小幅下滑
在谈到关于“高温导致蚊子减少”的话题时,不少居住在北方的网友却表示“很受伤” 。
有网友表示,一些北方城市温度本来相对较低,但受高温天气影响,当地的气候环境可能变相为蚊子滋生提供了条件 。甚至还有网友猜测道,是不是南方的蚊子为了避暑,集体迁徙到北方了?
两个孩子少不少

文章插图
8月23日晚8时许,家住长春的刘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往年他们家是很少出现蚊子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长春最高温度有24℃,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关系,最近夜里他总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以前都不怎么用得上花露水,前几天刚去超市买了一瓶 。”
两个孩子少不少

文章插图
家住北京的刘先生则表示,最近北京降温了,几乎没怎么见到蚊子,但在此之前的高温天里,蚊子会相对多一些 。
蚊虫数量的变化,是否会对部分驱蚊产品的销量带来影响?
8月23日,重庆一家蚊香厂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往年重庆夏天的雨水特别多,因此蚊子滋生得也特别快,今年因为高温的关系,蚊子的数量明显减少了 。以往在夏日时节,每个月他们都要售出2万多箱蚊香,如果换算成片,每个月蚊香的销量大概在700多万片 。
“我们蚊香主要销往一些南方城市,今年夏天,每个月的销量减少了5%左右 。”上述负责人说,虽然受到蚊子数量减少的影响,他们的销量略有下滑,但总体来看,市场对驱蚊产品的需求是不可能大幅度降低的,而且进入9月份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家可能会迎来蚊子的“反扑” 。
南方蚊子迁徙去北方避暑?
连续高温,对蚊子来说是否称得上是“致命打击”?南方的蚊子真的会为了避暑,集体迁徙去北方吗?
武汉市园林科研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蚊子的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前三个阶段必须在有水源的地方完成,成虫后则不再受水源限制 。”
董立坤认为,
今夏南方多省市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导致室外的水坑和小范围积水大大减少,蚊子的繁衍生长环境,在无形之中遭到压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