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知识 , 你知道多少?关于名称的称谓 , 你又知道多少呢?想知道古人怎么称呼年龄 , 你的年龄在古代有何雅称 , 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古人怎么称呼年龄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 , 后比喻幼儿 , 10岁以下 。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你的年龄在古代有何雅称
幼年时期的称谓
首先是5岁以下的孩子 , 他们有许多称谓 , 一般常用的有“孩提”“襁褓”“赤子”等 。如果特指出生那天 , 古人会用“初度”指代 。
孩子出生两三日后一般父母会做东请亲朋好友吃饭 , 也叫作“汤饼宴” 。所以两三天的婴儿也被称为“汤饼之期” 。
至于“襁褓”这个称呼 , 一般会沿用到孩子学会走路 。而“孩提”和“襁褓”的意思也差不多 , “襁褓”指的是裹着婴儿的布 , “孩提”将字反过来后就是“提孩” , 也可以和襁褓一词做相同解释 。
童年、青年时期的称谓
等孩童长到了7、8岁就开始进入换牙期 , 这段时间可以叫“龆(tiao而声通髫)龀(chen四声)” , 意思就是垂髫换齿之年 。有些地方则叫“始龀”、“童龀” , “龀”的意思就是换牙或是童齿 , 意为刚刚开始换牙的儿童 。
另外 , 在此期间的孩童也可以用“总角”来称呼 , 这个词的来源是古时候父母习惯将孩子的头发从中间分开 , 并且扎成两个角 。一般15岁以下孩童都可以用“总角”来称呼 , 《诗经》中也有“总角之宴 , 言笑晏晏”的记载 。
10岁以下的孩子还可以用“黄口”来指代 ,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经常骂人会骂道“黄口小儿”意思就是侮辱对方还不如一个10岁的孩子 。
而10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用“幼学”来称呼 , 过了这个年龄男女的叫法就分开了 。
女子12岁称为“金钗” , 13到15岁称为“豆蔻” , 豆蔻就是出自开头提到的“豆蔻梢头二月初” 。而15岁女子因为要将头发扎起来 , 以笄贯之 。故被称为“及笄” 。
15岁及笄的女性就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 在古代算是成年女性了 。古时候常说的“小女年方二八” , 并不是28岁 , 而是16岁 。
16岁的女子则称为“碧玉之年” 。因为《碧玉歌》中提到“碧玉破瓜时 , 相为情颠倒” 。所以“碧玉之年”也被称为“破瓜之年 。”
等女子到了20岁 , 便会被称为“桃李年华” , 这个词出自《又启严公》中的“誓将收桑榆之效 , 以毋贻桃李之羞 。”我们现在也经常用桃李来指代青春年少 。
24岁的女子则是“花信年华” , 范成大在《元夕后连阴》中写道 , “谁能腰鼓催花信” , 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向往 , 而女子24岁正是大好年华 , 后来人们便渐渐开始用“花信年华”指代24岁的女子 。
而在这之后就没有专门称呼女性的代词了 , 因为过了24岁的女子基本已经全部出嫁 , 过问年龄是一种冒犯的行为 。
至于男子 , 从10岁开始后 , 年龄可以用“舞勺之年”“志学之年”“舞象之年”等代称 。“舞勺”指的是13-15岁的男童学习舞勺(一种舞蹈) , 而15岁则称为“志学之年” 。
- 早生白发怎么办?如何让头发白得慢一些、晚一些?
- 红豆杉怎么吃好 红豆杉的正确食用方法
- 乌鸡白凤丸怎么样 乌鸡白凤丸的正确吃法
- 深海鱼油怎么吃 深海鱼油的正确吃法
- 水晶泥的玩法 水晶泥该怎么玩
- 福pdf文件阅读器 pdf怎么转换成word
- 网站设计图怎么画 网页设计制作网站代码
- 政府网站城市建设栏目内容 栏目内容怎么写
- 1970年属狗命运怎么样 1970年属狗命运
- 新鲜芦荟怎么做面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