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二 )


文章插图
《悼亡诗三首》是西晋诗人潘岳悼念亡妻杨氏的诗作 。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 。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共同生活了二十六个年头 。杨氏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 。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写了《悼亡诗》三首,以示怀念 。悼亡之诗风,由此始也 。
此三首诗情意深厚真挚,造句工整,用典浅近 。沈德潜在《古诗源》(卷七)中评价此诗:“其情自深” 。
3.《悼亡诗》
【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
今春兰蕙草 。来春复吐芳 。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

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悼亡诗》是南北朝诗人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悼念其亡妻的诗作 。全诗十二句,六句一节 。每节前四句叙事写景,后二句抒写哀情 。春风秋月,婉曲有味,蕴意颇深;室内铺叙,用笔细腻,景中有情 。“悲哉”、“万事”数句,抒写哀情,则由肺腑倾泻而出,真率诚挚,悲切苍凉 。全诗不事雕琢,也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对亡妻的一腔深情自然流出,颇能打动人心 。
4.《遣悲怀三首》
【唐】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韦丛,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却在二十七岁时不幸病逝 。韦丛死后,元稹写了《谴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诗篇怀念她,篇篇感人至深 。
《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的主题是作者伤悼自己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 。第一首诗追忆往日的艰苦处境和妻子的体贴关怀,表达了共贫贱而未能共富贵的遗憾之情;第二首诗紧承上首,描写妻子死后的情景,以施舍旧衣、怜惜婢仆寄托深切的哀思;第三首诗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生的有限与生命的无常,突出悲伤的情调,深化了组诗的主题 。全诗直抒胸臆,朴素自然,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和娓娓动人的描绘,抒写缠绵哀痛的真情 。
一个“悲”字,贯穿始终 。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 。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 。作者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 。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 。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为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 。
5.《离思五首》
【唐】元稹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