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六 )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词 。上片为忆旧,以两幅画面构成对比:从前,旭日临窗,伊人就为自己外出赏花裁剪衣裳;如今,寂寞无聊,无人惦记自己春服的有无 。下片直抒胸臆,重在表现自己对死者绵厚炽热的深挚感情,其中“最恨”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失去伊人的痛惜之情 。此词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首先是对词律的突破:用四平声句和五平声句,冲破了一句之中“一声不许四用”的戒律;其次是多用平声和拗句,声律舒徐平缓;第三是多用双声叠韵,声情低抑凄凉 。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因寻春服悼逝而作,当日剪刀声里,回针密缕,皆密意之回肠,是何等田居情味!惜年少清狂,疏于领略,迨湘兰香散,剩有愁边羁客,谁念无裳,再世玉箫,徒存虚愿,赢得涧南蘋藻,长此相思耳 。”
14.《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南宋】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 。
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

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戴复古早年曾流落江右武宁,当地有一位富家老翁,十分喜爱戴复古的诗词,因慕其才华,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过了三年,戴复古忽然提出要走了 。他的妻子问他为何要走?戴复古被逼问不过,只得以实相告,说家中已有妻室,要回家乡探家 。妻子听后,又告知其父,其父大怒,欲找戴复古责问,被她委婉劝阻 。戴复古临行之际,她还拿出所有金银首饰及积蓄送给他,以资旅途之用 。临行,她还做了一首词《祝英台近》相赠,戴复古走后,她即投水而死 。
【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十年后,戴复古旧地重游,又来到江西武宁这位已逝妻子的家中 。此时已是人去楼空,残垣破壁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和妻子一起同在粉壁上题诗,到如今墙壁破损,题的诗也已无影无踪 。他当年和他这位妻子的结合是靠了“诗才”,婚后的生活中自然少不了吟诗作赋的风雅之事,所以一见破壁,他就想起当年粉壁题诗的幸福时刻 。面对此情此景,戴复古不禁肝肠寸断,写下了这首《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以寄托哀思和痛悼 。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词作 。词写春日重访旧地、追怀爱人的哀伤情怀 。莺啼燕语,难通情思,起笔哀艳,承以“闲愁”,接续紧凑;“重来”两句,点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记得”追忆十年前往事,下语精美;“念”字提领,追怀十年前分别情事,“灯下裁缝”写出伊人的缠绵深情;“相思”以下,思绪回到眼前,追悔无奈;末以伫望远天凝视飞鸿收结,思绪浩缈,哀感绵绵无尽 。全词以平易口语述事写景,情思哀婉,风调绵丽凄艳,足称写情佳作 。
15.《追悼》
【清】吴伟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

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吴伟业,明崇祯四年参加会试,得第一名,明思宗特赐他归里娶亲 。崇祯五年春天,吴伟业与吴地名门大族的郁氏成婚 。顺治四年,妻子郁氏去世,吴伟业写了这首悼亡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