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沙陀族
71、李存勖:
李存勖(885年—926年),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 。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 。唐朝末年,李存勖跟随父亲李克用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空、晋州刺史 。天佑五年(908年),出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 。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 。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 。同光三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帝,建立后唐 。
李存勖在位前期,吞并岐国(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凤翔的藩镇,岐王李茂贞所建),灭亡前蜀(五代十国之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取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东川和西川的合称),征东南方割据诸国 。李存勖执政后期,沉湎声色,重用伶人、宦官,给自己起个艺名“李天下” 。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被杀,时年四十二岁 。李存勖在位三年,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安葬于雍陵(今河北省新安县北) 。
72、李嗣源:
李嗣源(867年—933年),字邈佶烈,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 。五代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克用养子,十三太保之一 。李嗣源称帝后,更名李亶 。李嗣源善于骑射,骁勇善战 。攻打后梁,征战河北,辅佐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 。李嗣源屡立战功,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受到猜忌 。同光四年(726年),李思源奉命镇压邺都兵变(军士皇甫晖劫杀指挥使杨仁晸,胁迫银枪效节指挥使赵在礼,攻入邺都,据城反唐),率军攻回洛阳 。李存勖遇害后,李嗣源自称监国,即位为帝,年号天成 。
李嗣源执政前期,杀贪官、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 。李嗣源执政后期,姑息藩镇孟知祥(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割据两川;权臣安重海(后唐大臣)跋扈乱政;李嗣源次子李从荣(长兴四年拥兵谋反,兵败被杀)骄纵不法 。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 。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逝于宫中,享年六十七岁 。谥号盛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于徽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
李从珂洛阳自焚
【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73、李从珂:
李从珂(885年—937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县(今河北省平山县)人,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 。李从珂端谨稳重,沉默寡言,勇猛刚毅,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长兴二年(931年),出任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 。长兴三年(932年),李从珂拜检校太尉、凤翔节度使 。长兴四年(933年),李从珂废黜后唐闵帝李从厚(小字菩萨奴,后唐第三位皇帝,李嗣源第三子)后,自立为帝,年号清泰 。李从珂从善如流 。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无力抵抗石敬瑭(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和契丹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葬于徽陵 。
74、李继迁:
李继迁(963年—1044年),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人,党项族 。出身于党项族平夏部,银州防御使李广俨之子,李继捧(宋初党项族首领,定难节度使李光睿之子)族弟 。李继迁的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宋朝时赐李继迁名为赵宝吉 。李继迁幼时即以勇敢果断闻名乡里 。开宝八年(975年),族叔李光睿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亲信张浦(李继迁的著名谋臣)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 。后来,李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国,向辽圣宗(耶律隆绪)表示愿意归附,取得辽的支持 。辽授以李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洲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褚军事 。
- 秃发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百家姓历史名人秃发姓的由来
- 明星风水 明星取名风水学
- 2022全网最火十大催泪情歌你听过几首?
- 晚上睡觉不关灯有哪些危害
- 带信字的名人 男生名字带信字
- 中国风水名人名墓 名人陵墓风水图
- 浙江省余姚市 浙江余姚名人
- 努力前进的励志的话名人名言集合29句
- 古今中外名人的一句话经典座右铭
- 公益名人用个人账户为"小马云"募捐被责令退善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