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明廷
古琴为什么会有13个徽,而不是12或14个?
在左手按音上淖或下注时,琴谱上说上“七六”或下“八半”,而不是说上“七二”或下“八七”?
另外,我们还知道古琴的泛音共有91个,按音有147个,那这些数字又是怎么来的?
了解这些数字的来龙去脉和其所代表的意义后,对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古琴有哪些帮助?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究下古琴身上的数字密码 。
一、古琴琴体上的数字含义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即约等于122厘米;而古琴的标准弦长是110厘米;这也是当前标准的古琴长度和弦长比例 。
那么,为什么要在意弦长的数值呢?因为这关系到十三徽位的确定上,而十三徽位又关乎琴泛音和按音的音准 。
而在说十三徽位前,先了解下“弦”的特点 。古琴属八音中的丝,所谓八音是指我们身边自然界存在物体发出的自然声音,归类起来分金、石、土、革、丝、木、匏(音同跑)、竹这八类,各类的代表乐器有,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木(柷)、匏(笙)、竹(笛) 。(见图一)

文章插图
图一
其中弦就是由绳丝发出的声音,而其最早被人类发现,应是从打猎的弓弦在箭射出去后发出的声音中得到启示 。与其他音类相比,以绳丝为载体的弦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弦不论是长1米,还是50厘米,只要拨动,然后按压,都会产生13个特别明显的音符 。
这一现象在北宋时,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就已提到:“所谓正声者,如弦之有十三泛韵,此十二律自然之节也 。盈丈之弦,其节亦十三;盈尺之弦,其节亦十三;故琴之为十三徽 。不独弦如此,金石亦然” 。沈括在这里说的“泛韵”,也就是泛音 。他认为弦上发泛音之处便是“自然之节” 。
而南宋琴家徐理在其《琴统·十则》一书中说:“琴有十则,节四十五,同者十有四,得位者三十有一”,也就是说如果把一根弦从二等分到十等分,加在一起有45个音位,剔除相同的音位,最后合计有31个音位 。而事实在这10等分的31个音位中,9等分的音和7等分的音基本不用 。但真正能被用到音乐中的,也就是现在古琴上的13音位,而为了更容易识别,所以才在琴体上标记出来,又因为“徽”本身就是标志的意思,所以就称为琴徽 。
每条不论多长的弦上都有13个明显的音符点,那么这些音符点又是怎么找出来的?说到这,就要用一个数学概念“等分”,一徽的有效弦距(岳山到龙龈的距离)为1/8,二徽弦距为1/6,三徽弦距为1/5,四徽弦距为1/4,五徽弦距为1/3,六徽弦距为2/5,七徽弦距为1/2,八徽弦距为3/5,九徽弦距为2/3,十徽弦距为3/4,十一徽弦距为4/5,十二徽弦距为5/6,十三徽弦距为7/8 。(见图二)

文章插图
图二
事实上,在古琴中以7徽为中心的左右两边的泛音音高是相同的,如四徽的音高与十徽的音高是同音,以一弦来说,其音高都是261.64HZ(见下图三) 。

文章插图
图三
这也就是说,古琴从理论上来说只用半空腔也能弹出所有泛音,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半空腔古琴出现(见图四) 。

文章插图
图四
之所以在晋朝以后开始出现全空腔琴体,主要是古琴按音需求 。事实上,在战国以前的古琴上是很难弹出按音的,一因琴面不平,二因不是全空腔体 。
- 哪些痣容易癌变?该如何处理?
- 是直接排到铁轨上吗 火车上的厕所排泄物都去哪了
- 不同类型肌肤,洗面奶该怎么选?
- 掏耳朵上瘾?耳朵真的需要掏吗?
- 小红书网页版上线
- 小柴胡治皮肤病医案分享
- 便秘和腹泻哪个危害大?遇上了怎么办?
- 脸上长痘痘的位置代表什么
- 历史上我们中国第一条铁路都有哪些?
- 关于喝粥的8个误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