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砂田抗旱种植的基本原理 从宁夏的旱砂田瓜不让种说起( 二 )


有了铺砂田以后,除了可以种小麦等外,最主要的就是种瓜类等经济作物 。这样农民就可以增加不少收入 。铺砂田为什么可以抗旱种庄稼呢?这个问题几十年来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我看到所谓教授、专家们写的文章都说铺砂田可以保墒,增温 。报社记着的报道也这样说 。能保墒吗?土壤中原来有墒吗?前边我说春季土壤中的墒早已降到枯萎点以下了,还哪来的墒?所以这样的说法纯粹是无知 。而这些所谓教授却以此来愚弄芸芸众生 。
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彻底弄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有一年盛夏,坐车经过皋兰县,看到沿途的铺砂田西瓜,长得非常茂盛,在大太阳下瓜叶一点也不蔫,这让我十分惊奇 。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在水浇地上种的瓜类,在大太阳下仍然会蔫的,铺砂地为什么这样神奇?我长久地思考这个问题 。于是我亲自去了瓜地,刨看了砂田下的土壤墒情,并在不同深度取土样,实测了土壤含水量,结果是这样的:20cm深处两个土样的含水率平均为19%,60cm处土壤含水率为16%,80cm处比60cm处低些 。同时,又在一块未铺砂的地上测土壤含水率为12%,这还是最近下了一场雨的结果 。
这是什么概念呢?土壤含水率达19%,是非常湿的,能和成泥!16%的含水率,相当于大田正常含水水平,也就是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 。如果是12%,则植物一定不能生长,土壤是松散的,用手捏不成团,这种含水水平是不能下种发芽的 。也就是说在非铺砂地上是无法播种的 。

铺砂田抗旱种植的基本原理 从宁夏的旱砂田瓜不让种说起

文章插图
铺砂地里的土壤水分是哪里来的?据我学的气象知识知道它们是由凝结水产生的,其详细的原理如下:
1. 什么是凝结水?
这种现象到处可见 。如降水,就是气团上升降温而凝结致雨 。造酒是蒸锅中的酒蒸汽上升遇冷顶板而凝结,经过管道流出来的;冬季玻璃窗上产生的一层冰霜就是凝结水形成的 。你知道公路翻浆的事吗?原来的土公路,每年春季天暖后,好多地段都会翻浆,使路面变成软泥浆状,车辆难行,而且往往陷车 。原因就是冬季地层中深层温度高,而靠近地表层已结冰,因此地下的暖气流上升迂到冰层而凝结 。在冰层中就形成许多雪霜 。开春后,冰层消融,致使其土壤含水率大幅提高而达到饱和含水率水平 。因而使地表层成为泥浆,于是公路就形成翻浆状了 。
2. 产生凝结水的具体条件:
其一是空气中具有一定的水汽含量 。通常用绝对湿度来表示,用水汽压来计量(mb) 。饱和湿度大小与温度成正相关,湿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的水汽量越多 。如0°C时,饱和水汽压只有约6mb,达到100° C时,则可达一个大气压,76毫米汞柱(1033mb) 。然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经常离饱和含水量很远 。用相对湿度这一指标衡量,在干旱地区经常只有20-30%, 甚至只有10-15%. 这是很干的 。当然下雨天,可以达很高的值,如80%,甚至以上,这是很短暂的 。
举例说,当气温25°C,相对湿度在20%时,迂到低温14°C就可产生凝结水;再如气温30°C同样相对湿度情况下,凝结温度在17°C 。这个凝结温度叫露点温度 。这样就可知能不能产生凝结水,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差,第二是相对湿度,还有第三个条件就是距离(近距离) 。
3.具体说铺砂田产生凝结水的机理 。
先了解热容量的概念 。就是不同物质温度升高1°C所需要的热量 。水的热容量最大,岩石的热容量小得多 。砂田上的砂层,夏日升温很快,中午一般可达60-70°C,少的也有50-60°C,而土层中温度一般只有20°C多些,在相对湿度20%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凝结水 。于是本来干的土壤,就变湿了,往往可达到我前面介绍的土壤含水率水平 。凝结水产生的时间:全年从四月份开始,大体至9月份终止;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开始,止于下午5点 。夜间是绝对不产生凝结水的 。在晴天,凝结水的强度,与日温变化一样,一天一个峰型过程,雨天和阴天一般也不产生凝结水 。同时我们可以知道被遮阴的砂田,也不产生凝结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