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津津乐道 六首爱国的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是宋词大家,是婉约派的掌门人,她的词,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不在少数 。但在李清照眼里,词,的的确确是诗余,即“诗人之余事” 。她的词,都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 。而她的诗作虽然不多,但却都是言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只有在她的诗里,才会上升到家国天下的高度 。
1. 《咏史》宋朝南迁,靖康之耻,是李清照在家国、民族心理上最大的伤痛 。她写过多篇诗歌来针对这件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首《咏史》就是其中之一: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

情真意切津津乐道 六首爱国的李清照的诗词

文章插图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这两句写东、西两汉和王莽建立新朝之间的关系,诗人说,西汉和东汉本来就是承接关系,中间却多出来个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长了个无用的肉瘤一样 。两汉当然是指当前的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新朝,指的是金国占领了北宋北方领土后建立的伪齐、伪楚政权等政权 。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嵇康的朋友山涛任吏部郎迁散骑常侍后,向司马氏推举嵇康担任他的旧职 。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不齿山涛依附于司马氏的行为,于是遂与之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 。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 。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任职的官员,怎么就没有嵇康誓死而不愿投降司马氏的精神呢?
这首诗里,诗人主要是针砭了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当官的读书人,希望他们能有点骨气!
2. 《夏日绝句》在李清照眼里,那些在伪齐、伪楚政权当官的读书人,是没有民族气节的;但那些在南宋小朝廷做官的读书人,就有骨气吗?显然不是,他们也好不到哪去 。诗人在《夏日绝句》中写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情真意切津津乐道 六首爱国的李清照的诗词

文章插图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可能是李易安最有名的诗歌,写得更加雄壮:做人还是要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活着就要堂堂正正做人中豪杰,即使是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家败了,宁愿自刎垓下,也不愿意渡过江东,而贪图安逸、偏安一隅 。想到这些,项羽这样的英雄,才这样让我们热泪盈眶!
这首诗,字里行间,入木三分的对南宋小朝廷从君主到大臣,都得过且过,偏安一隅的现状进行了揭露 。嘲笑了他们生而非人杰,死而无法面对列祖列宗;苟且的活着,不如像西楚霸王那样,轰轰烈烈的战死 。
这首诗,至今读来,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
3. 《题八咏楼》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来到八咏楼,自然会想起太宗,想起北宋初建的辉煌,但现在呢?八咏楼还在,但汴京呢?北方的大好河山呢?诗人在《题八咏楼》中写到: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情真意切津津乐道 六首爱国的李清照的诗词

文章插图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的主人醉生梦死、得过且过、贪图安逸、偏安一隅的愤慨!其实,不止是后人愁,今人也愁,南宋朝廷的驻跸之地建康、杭州也先后一度失守 。曾几何时,金兵直逼四明,高宗只得从海路逃遁 。眼下作为行在的临安,又一次受到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 。但南宋小朝廷还是醉生梦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