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但是这个话题已经被人们说滥了,真的没有多少新意 。
所以,就想变换一下角度,说一点与端午有关但又不为人们熟知的东西,也许能给各位读友带来一些不经意的收获 。
文中有些观念纯属个人感悟,欢迎商榷交流......

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文章插图
一、“端”和“午”是什么意思?您可能真的没有留意这两个字的内在涵义我们每年都过端午节,但很少有人真正琢磨过“端”和“午”这两个字的内在含义 。
先说“午”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十二个月是用十个地支来对应命名的,一、二、三、四、五月就对应称为子、丑、寅、卯、午,五月就被称为午月了 。
同时,这个“午”还有正中的意思,比如“午时”就是正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 。那么农历5月又不是正中的月份,为什么还被叫做“午月”呢?

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文章插图
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认为仲夏5月初五苍龙七宿处在正南中天,也是《易经》里所谓的“飞龙在天”之日,位置最中正 。实际上,据现代天文观测,端午节这一天对于在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 。 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天中节 。
端,有初、正的意思 。在古代,人们习惯上把五月的头几天,也就是五月初一、初二、初五,也可称为端一、端二、端五,但后来只把五月初五这一天称为五月端五了 。

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文章插图
二、究竟是“端午”还是“端五”?其实两种写法二者都对看了上面的这段话,您可能也会问:究竟是“端午”还是“端五”?
其实,两种写法都对 。
《易经》认为,仲夏五月五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是大吉大利之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五月五日既是午月也是午日 。
因此,“端午”和“端五”两种写法都应该是正确的,只是意思略有差别 。如果写作“端午”就是说月份,而“端五”则是日子 。

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文章插图
三、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端午节究竟纪念的是谁?中国的端午节由来已久,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但各地吃粽子纪念的历史人物却有不同的说法,比较集中的是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4位 。究竟谁是端午节纪念的正头香主呢?

盘点端午节几个冷知识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文章插图
1、屈原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秭归人 。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屈”可能只是他的氏 。
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作为楚国贵族,他不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