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二 宝华山地理位置也适合藏匿潜逃 , 这一地方位于广西南部 , 朝着东可以下粤 , 西边去云南 , 南方可以逃到钦廉出海 。建文帝藏匿于此山寺院之中 , 既可以隐蔽身份 , 又便于经常探邻自己父亲结拜兄弟沐英 。也是理想的藏身之地 。
三 从风水上说 , 此山也叫“南山” , 符合他命理五行缺“火”补助 与益旺方位 , 这也是建文帝着重考虑的 。
对建文帝隐藏在寺庙记载传说 , 就是建文帝削发为僧之后 , 逃到宝华山应天寺隐居十五年 , 并担任寺庙主持 。根据资料记载 , 建文帝所隐藏的寺院叫“寿佛寺” , 又名 “寿佛禅寺” , 建文帝隐居后重新修建改为 “应天寺” 。
目前 , 证据较多 , 可信度比较高 , 最早记载建文帝在应天寺隐居行踪 , 是横州判官王济 。王济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记述道:
“横人相传建文庶人遇革除 , 时削发为僧徒 , 遁至岭南 , 后行脚至横之南门寿佛寺遂居焉 , 十五余年人不之知……今存其所书‘寿佛禅寺’四大字在焉……”

文章插图
这一段话 , 主要讲述建文帝失去皇帝身份之后 , 辗转逃到横县的寿佛寺 , 并且为寺院题写“寿佛禅寺”这一副匾额 。
在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 横州知县邓士奇在《应天禅寺记》记载:
“ 建文帝卓锡城南寿佛寺 , 一十余年 , 尝访师山中 , 亲额‘万山第一’四大字于寺额 。’题‘襌閂煙景’为山门后匾额 。”
在这里 , 就是描述了建文帝隐居应天寺以及题字刻匾的经过 。
根据横县的年长者说 , “万山第一”匾额 , 行楷、繁体字 , 为檀香木雕制 , 长约 1.5 米、高约 0.6 米 , 解放初期土改时尚存 , “萬”字因木质腐朽缺了左下角 , “文革”中“破四旧”时失踪 。其中 , “閂”字多一横 , 一为乾为 天 , 亦隐喻“门内有天子”之意 。
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中秋节时候 , 明朝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了横州宝华山 , 他也是为建文帝“遁迹之地”的传说吸引过来的 。
当时 , 徐霞客来到横州 , 入住宝华山应天寺 。他在日记中详细描绘了自己在寺中的所见所闻:
其寺西向 , 寺门颇整 , 题额曰‘万山第一’ , 字甚古劲 。初望之 , 余忆为建文君旧题 。及趋视之 , 乃万历末年里人施怡所立……后询之僧 , 而知果建文手迹也!”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 , 徐霞客肯定是看到 , 并且确认“万山第一”就是建文帝的真“手迹” 。由于徐霞客的治学精神十分严谨 , 凡是不太实在或者是没有十分把握的东西 , 他都是不记载在书中的 。所以 , 他对建文帝真迹的记载也是可靠的 。
学者 , 官员、文人关注的是匾额是否是建文帝亲笔的 , 但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却是建文帝当年在应天寺种植白毛茶的传说 。当地村民们认为 , 在该寺院后院几株粗大的老茶树 , 乃建文帝当年亲手所栽 。老茶树所产茶叶 , 叶片背面灰白有毛 , 故名“白毛茶” , 冲泡后清香适口 。
- 两校优势学科对比 广州大学和广西大学排名哪个更好
- 极品大富大贵风水宝地 下山虎风水宝地
- 风水口诀二十条 风水三十六法口诀详解
- 脚受伤与风水 风水先生看脚受伤了
- 水土相生还是相克 风水中水土相克化解方法
- 开光真的有用吗 风水物件需要开光吗
- 邻居门对门的风水化解 家门口墙上有箭头
- 银海枣树深圳 枣树的风水
- 土星结合点 土星结穴风水传说
- 兰花风水摆放禁忌适合摆放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