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三 )


考试完成后,通常会在当年九月上旬或中旬放榜,这个榜也被称为乙榜,又叫乙科,因彼时正值桂花飘香,故而也称桂榜 。凡是成功上榜,便是考中了举人,俗称孝廉,其中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
据统计,全国乡试录取率维持在3~4左右,就录取率而言,举人可以说是科举中最难的一关,因而也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中学语文课本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五十四岁后才考中举人,结果一高兴还给疯了 。举人虽然如此难考,但考上之后的待遇却同样是质的飞跃 。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经济层面最实惠的待遇便是免税权,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政治层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权,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个县丞、主簿等佐贰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经是大为不同,毕竟已经等于成为了统治阶层 。
五、会试:礼部举办的全国性考试,能否成为进士的关键一步
会试通常在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办,因在春天举行,故也称春闱(wéi)又因多为礼部主持,故也称礼闱(wéi) 。
会试同样分三场举行,每三日一场,分别在二月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 。三场所试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大同小异 。
考试完成后,通常会在该年四月份放榜,因时值杏花绽放,因而也称“杏榜” 。会试的整体录取率约为9%,经过会试,通过者均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到了明清时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殿试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 。也就是说,只要考中了贡生,那么基本已经成为了进士的一员 。
六、殿试:皇帝亲自对考生的考察,依据排名最终授予不同官职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只考策问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道,殿试当场由皇帝圈定 。为了防止作弊,在正式殿试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复试,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算是对贡生资格,即参加殿试资格的一种确认 。通过复试的考生,便可参加接下来的正式殿试,通常在会试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地点同样在保和殿 。

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考生自黎明抵达皇宫,经过一些礼节后颁发试题,日暮时分交卷,殿试只进行一天 。阅卷时考卷分别交给阅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然后选出考卷最优异的十份进呈皇帝,由皇帝亲自确定最终排名 。
经过殿试后,录取之人共分三个等次,其中一甲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约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头名称“传胪”;其余人为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
总结一下:

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知识点拓展1: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的合称 。

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