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雅淡中透着淡淡忧伤 春日秦观经典词作20首( 三 )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
此为一首怀人之作,表达词人与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 。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从艺术上看,整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 。
9.《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清丽雅淡中透着淡淡忧伤 春日秦观经典词作20首

文章插图
此词为抒写暮春别恨之作 。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 。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结尾两句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 。
10.《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
此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的一次梦中之游的经过 。词的上片先写他梦魂缥缈,在一条山路上漫游;下片是写词人的醉酒,写梦中仰望碧空,看到“飞云”涌动,如龙蛇飞舞,变幻莫,不禁为之神往,以至于忘乎所以,进入不知南北、物我两忘的仙境之中 。全词着笔浓淡相宜,意兴飞扬,雨光花色,春山古藤,皆可入画,构思新妙,造语奇警,不似寻常手笔 。
明·陆云龙《词菁》:奇峭 。
11.《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

清丽雅淡中透着淡淡忧伤 春日秦观经典词作20首

文章插图
此词的上片绘形,通过画眉、涂脂、着装、点唇,描摹出一位眉目娟秀、薄施脂粉、身穿“揉蓝衫子杏黄裙”的女子,独自倚栏默默无语地在等待着自己的意中之人;下片寓情于景,写女子一直等到黄昏月出之时,仍然未见踪影,深感愁苦寂寞,因而发出了“乱山何处觅行云”的哀叹 。 全词语言清丽,语意婉约,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
明·沈际飞:声情得所 。(《草堂诗馀续集》
12.《满庭芳·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
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 。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
《满庭芳·晓色云开》是北宋词人秦观在扬州追忆汴京旧游而作 。上片写人,先写良辰美景:雨过天晴,燕子轻飞,红花盛开,风舞榆钱,一片生机盎然 。在这明媚春光的映照中,有人正在朱门中抚奏秦筝 。歇拍一笔画出一个端庄高雅,轻盈美貌的女子形象 。下片继续迫忆,写春日里二人共同行乐的情趣 。“渐酒”之后笔锋暗转,表明时过境迁,往事已成旧梦 。结尾凭栏远眺,只见暮中薄雾,落日余辉,更加黯然神伤 。全词章法绵绵,意旨深远,语辞清丽自然又精练工妙,情调婉约忧伤;写景状物细腻,生动表现出景物中人的思想情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