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造成的后果的事例 风水中缺水的故事有哪些( 三 )


水生和他爹却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闷雷击垮,他父俩认为,人生在世,哪有吃馒头不掉渣的,哪有骑骆驼不粘毛的,尤其是国家的政策,亏在眼下,利在千秋,人生的路上遍地是黄金,任你会捡更会挑!
村中的青壮年开始外出打工,水生正值结婚的年龄,尤其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和他爹一个德性,倔强里带着主见,血液里淌着坚强,他坚信山村中也能找到发光的金子!
真不巧,村子东头的河湾里前后一共有二十六亩地,均为东西向,只要晨曦东升,一直能够照射到夕阳西下,如今青壮劳力进城务工,这二十六亩地属于十几户农家耕种,种植的玉米收成不好,又卖不上价,经营的半死不活,甚至有少一半荒芜 。
水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要是承包下来进行养殖业——养鱼,既给村中百姓挣点承包费,自己也许能挣一大笔钱 。
水生把这事和他爹商量,他爹却犯了嘀咕,因为养鱼这可是一大笔的投资,又没有经验,利润是可观的,可风险更是难以估量的,还真得认真地合计合计,慎重地思量思量 。
这晚上,水生和他爹一晚上没睡安稳 。
水生娘知道这事后却喜上眉梢,因为算命先生说水生命里缺水,养鱼这不是给水生补水的大好机会吗!
水生娘一反常态,苦苦劝说老头子,并且说好了,如果钱不够,她可以去跟娘家人借一部分,先把地包下来,鱼池建起来,后续资金再慢慢筹借 。
经不住水生的奋力坚持,撑不住婆娘的苦苦蛊惑,水生爹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与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筹借了一部分,接着就开始了包地建鱼池 。
二十六亩地属十八户人口,人们听说水生包地养鱼,成为全村老百姓的笑谈,都以为水生的脑袋被门挤坏了,水生爹的脑门被驴踢懵了,一致认为水生养鱼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必定以惨败而告终,但是只要得到承包费,坐收渔翁之利,其乐而不为 。
于是土地很快就被水生全部承包,接着便开始了建鱼池,买水泵,订鱼苗......
也许是水生真的命里缺水,现在住在了鱼塘边,守着二十六亩的水池,夜里鱼儿翻身一跃,奔出水面,“扑腾”声响一头扎进水里,接下来便是蛙声四起 。
水生看着月淡清空,闪闪繁星,想着再过一个月就能捕捞卖鱼,在甜甜的笑意中睡成一片朦胧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水生也许真的命硬,眼看离开塘售鱼仅剩下了半个月,水面上却翻起了条条死鱼,斤把半的个头,肥嘟嘟、胖乎乎的,个个肚皮朝了天 。
水生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着急的就像疯狂的野马,转着诺大的鱼池懵了圈 。
水生他爹和娘原本就没有文化,更没有养鱼的经验,看着翻白肚皮的鱼儿,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疼的就像万箭穿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由得面对苍天老泪纵横 。
水生虽着急却没有失去理智,他明白,着急没用,必须尽快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把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
恍然间,水生想起了“封山禁牧”的时候,农业局和林业局的两个干部曾经说过,他们局里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培训人员和指导人员,水生想到此处,急匆匆回村,借了一辆摩托车连夜进了县城,在农业局的大门口蹲到第二天上班 。
农业技术指导员经过仔细的勘察、调研,一会儿就给出了结论 。
原来水池种植玉米,池塘底部有化肥,磷肥的残留物,水生没有进行翻土,填充塑料布,鱼儿长的越大,它摄入的化学物质就越多,所以导致鱼儿的大量死亡 。
现在急需处理的就有三点:翻塘——把鱼儿集中在另一个鱼塘中,把塑料布整块铺入塘底,再把另一鱼塘的鱼儿倒过来;加氧——每个鱼塘再增加两个氧气泵,不断循环,增加鱼儿的肺活量;换水——再增加两个水泵,把现在鱼塘的水全部换掉,提高水位,促进水流的循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