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之前,中国的行政区划原则就是依照山川形便,让地方拥有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到了元朝,为了以北制南,山川形便被打破,全国行省犬牙交错 。到了明清时期,又试图纠正元朝的极端措施,对各省范围进行了调整,力图使之符合山川形便 。如今,我们将许多省区的版图和唐宋时期相比,会发现其范围基本没有变化 。
一,南方地区:这些千年没有变化的省份,基本出现在南方 。南方地形较为破碎,两省之间基本有大山、大江阻隔,因而在行政区划上应该尽量以山川河流为界,这也使得南方的区划相对稳定 。
例如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方面,基本位于武陵山以东,呈“依山傍海”态势 。福建以闽江为核心,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 。福建内部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

文章插图
福建地形图
自古以来,福建就是一个单独的区域 。在先秦时期,福建一带活动有闽越等民族,秦朝统一后在此设置了闽中郡,这是福建建制的开端 。西汉时期,由于将福建的人口大量迁徙到了内地,导致福建空虚,因而全部划入了会稽郡管辖,此后,福建长期和浙江一体,例如唐朝的江南东道就包括二地 。
到了宋朝将江南东道拆分为了福建路和两浙路,福建的轮廓就完全形成了,其名字来源于福州和建州 。此后的元明清三代,都建立了福建省,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从北宋时期的福建路到现在的福建省,这1000年中,福建的边界线并未发生变化(除了清朝将台湾岛纳入福建管辖范围) 。

文章插图
唐朝后期的南方:福建、江西的版图基本形成
浙江省,主要位于太湖以南,古代为越国之地,秦朝建立了会稽郡 。唐朝后期,江南东道拆分,今天的浙江一带出现了浙西道和浙东道 。宋朝建立后将浙东和浙西合并,建立了两浙路 。需要注意,当时的两浙范围最北到达了长江一带,包括现在的苏南一带 。
到了明朝,为了增强南京的经济实力,因而将太湖以北的地区划给了南京,从此浙江的版图就是北到太湖一带了 。总体而言,浙江依然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其北到太湖,南到怪山,基本完整地拥有了钱塘江流域和浙南丘陵 。

文章插图
宋代的福建、江西和两浙路
江西省,从古到今的版图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变化不大 。江西东到武陵山脉,西到罗霄山脉,北到鄱阳湖,南到南岭,地理单元相对封闭,其地域基本是鄱阳湖流域 。这是江西版图变化很小的原因 。
秦朝时期,在江西一带设置了庐江郡,该郡东、西、南三面和现在差不多,唯有北边到达了长江一带,包括了今天皖南大部分地区 。唐朝时期,出现了江南西道,治所在今天的南昌,这是“江西”首次成为区划名称 。不过,当时的江南西道包括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
到了唐朝后期,江南西道又拆分为了江西道和湖南道,而且江西道的范围和现在的江西省基本一致 。宋朝时期,在唐朝江西道的基础上设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 。明清时期,江西省的版图基本固定下来,到今天只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

文章插图
江西省:完美的地理单元
两广地区的版图从古到今的变化不算大 。秦朝平定百越后,在广东一带设置南海郡,在广西一带设置了桂林郡,基本奠定了两省的区域 。唐朝前期,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岭南道,到后期拆分为了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 。北宋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上设置了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分别简称广西和广东 。
- 厦门市6个区的地区划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 张氏姓名女孩 姓张家字辈女孩取名
- 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 第22届中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博览会
- 中国瓷砖制造商前10名名单 中国十大瓷砖品牌都有谁
- 成都市地区划分是如何形成20个区县的格局呢?
- 牛角砂图解 风水牛角砂图解
- 辣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爱屋及乌是啥子意思 爱屋及乌是什么意思
- 中国十大名山最新排名详情 中国最美十大名山都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