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各省省会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南省、吉林省等等 。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合肥市 。1952年,安徽省的省会正式确立在合肥市 。在此之前,安徽省的省会曾经长期设立了皖南的安庆市 。在近现代历史上,安徽省的省会,前后迁移了20次 。那么,省会城市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况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 。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字,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 。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很多 。2021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2万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 。其中,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安徽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与此同时,合肥市属于标准的后起之秀,超越了一系列的老牌省会城市 。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

文章插图
其实,合肥成为安徽省会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8月,合肥市正式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 。在此之前,安徽省的省会曾经陆陆续续迁移了20次之多 。那么,安徽省的省会为何选择了合肥市呢?
我们聊聊我国行省的区划变迁,1279年,元朝陆续消灭了金国、南宋、大理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对于元朝来说,疆域面积扩大以后,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并不适合自己 。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出了行省制度 。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辽阳行省等等 。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

文章插图
当时,安徽的大部分区域,都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管理 。其实,安徽北部的阜阳、亳州、宿州等地,口音、饮食、风俗习惯等等,都非常接近河南或者山东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在元朝行省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 。由于明朝拥有南北两个首都,从而出现了南直隶、北直隶,再加上其他13个省,出现了南北直隶十三省的区划格局 。
北直隶基本上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南直隶则包括了现在的上海、江苏、安徽等地 。1644年开始,清朝在10多年时间内,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清朝定都北京,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 。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 。江南省面积辽阔、人口众多、水网密布、经济发达,管理难度很大 。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

文章插图
【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前后迁移了20次,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1667年,清朝决定撤销江南省,拆分组建了江苏省、安徽省 。江苏省的情况很有意思,两江总督在江宁府(南京),江苏巡抚在苏州府 。两个城市都具备了省会部分职能,属于双省会制 。安徽省组建以后,省会设立了皖南的安庆府 。但是,对于这个省会的位置,安徽省的封疆大吏们,意见并不一致 。安徽巡抚、安徽按察使,迁移到安庆府办公以后,安徽布政使、安徽学政仍在留在江宁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