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眼中的秋天,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一个火红的季节,这样的火红,就像“红旗漫卷西风”一样让人兴奋 。毛主席眼中的秋天,是那么有活力,“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就像当时的中国,虽然处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但人们也是奋起反抗,充满了活力,让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 。
这样的景色,活力四射,不禁让想起,当年他和同学到这里游玩,那时候,同学也是充满活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现在,当年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了救国救亡的中流砥柱,所有写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当时是击水,现在是击时代的潮流,创造中国美好未来 。
诗豪的秋天,只有诗情的豪放;主席的秋天,是救国救民的豪放!
4. 《长安秋望》,杜牧具有“小李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很有意思,他写春天最有名的诗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得特别婉约;而写秋天的诗词则不一样,比如他最有名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把秋天写得非常美好 。而他把秋天写得最豪迈的一首诗,当属这首《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文章插图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倚霜树外”,“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 。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 。“镜天无一毫”,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 。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正所谓,“秋高气爽”!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秋高气爽、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
诗人站在楼上,远望南山,远望秋色,两者在气势上“试比高”;其实,也是在赞扬诗人也是站得高,看得远,就像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说的那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诗人李贺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无法科举考试入仕,但这无法阻止他一颗为国奉献的心 。在这种心情下,他是不会“悲秋”和“伤秋”的,比如,他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就写得非常豪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大漠沙如雪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秋天,秋高气爽,月光特别明亮,照在大漠的沙子上,沙子就像雪一样;而月亮,正挂在燕山山顶,像一个玉钩一样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一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清凉的秋天,秋高气爽,已经是很豪放了,但诗人想的是在秋天的战场驰骋,奋勇杀敌的豪情,则更加豪放!
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代词人辛弃疾,乃豪放派当家词人,他笔下的秋天,当然没有悲伤,有的只有壮美 。他最豪放的咏秋诗词,莫过于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 葡萄叶子发黄怎么治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沧州市的区划调整,16个区县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 左撇子更聪明的说法正确吗?你平时习惯用哪只手?
- 黄杨树叶子发黄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
- 山西知名的八种特产盘点 山西的特产是哪些
- 京东VR购物的四个战略规划
- 冬季草莓的种植方法冬天如何养护
- 女人吃葡萄籽的副作用可以长期吃吗
- 怎么挽留说要仳离的老公
- 桑葚干的副作用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