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下辖乡镇一览 山西夏县属于哪个市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下辖6个镇、5个乡,总面积1352.6平方千米 。
夏县(140828),运城市辖县 。位于市境中南部 。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 。面积1352.6平方千米,人口28.8万(2020年) 。
辖7个镇、4个乡:瑶峰镇、庙前镇、裴介镇、水头镇、埝掌镇、泗交镇、禹王镇、尉郭乡、胡张乡、南大里乡、祁家河乡 。驻瑶峰镇东风西街14号 。

夏县下辖乡镇一览 山西夏县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历史沿革:安邑县(前221)-河东县(9)-安邑县(25)-北安邑县(428)-夏县(494)-撤销夏县,分别并入闻喜、垣曲两县(1958)-恢复夏县(1961)
隶属变化:河东郡(前221)-兆阳郡(9)-河东郡(25)-河北郡(428)-蒲州(583)-河东郡(607)-绛州(643)-陕州(759)-解州(1215)-河东道(1914)-山西省(1927)-运城专区(1949)-运城地区(1970)-运城市(2000)
驻地变化:城关西北禹王城(前221)-城东韩家后村(494)-城关镇(北周)-瑶峰镇(2001,更名)
地势东高西低,东有中条山耸峙,峨嵋岭穿越县西,鸣条岗横贯中部,地形概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 。云谷山最高,海拨1583米 。山麓以鸣条岗为界,分为2个冲积平原,平均海拨在400~500米之间 。以裴介镇的兴郎庄最低,海拨351米 。主要河流有涑水河、青龙河、白沙河、姚暹渠、泗交河、太宽河、清水河(温峪河)等 。
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矿藏有金、银、铜等 。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209国道和235、236省道过境 。名胜古迹、纪念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禹王城战国至汉遗址,薛嵩墓、西阴村新石器遗址、崔家河新石器遣址、东下冯新石器至早商遗址、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以及堆云洞、瑶台等 。
(1)瑶峰镇(面积197.43平方千米,人口8.65万)
因境内有瑶台山主峰故名
驻地:新建南路14号
辖4个社区、36个村:城东社区、城西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南关村、西关村、中留村、社西村、四董村、车寺后村、新城村、辛庄村、下埝底村、上优村、春燕新村、大侯村、苏解村、结义村、下留村、北山底村、文德村、兴挪村、全村、南师村、上北师村、下北师村、郭道村、陈村、周村、大洋村、石泉沟村、李家坪村、康家坪村、韩家后村、大庙村、张家坪村、神岭河村、郭家河村、井曹村、益民村 。
历史沿革:城关乡(1953)-城关镇(1984)-与大庙乡、郭道乡合并为瑶峰镇(2001)
景点瑶台山风景区 。
(2)庙前镇(面积119.75平方千米,人口3万)
因位于后土娘庙前而得名
驻地:张郭店村
辖18个村:张郭店村、薛庄村、吴村、北吴村、史家村、堡尔村、上埝底村、文家庄村、桑村、陈庄村、龙庙村、虎庙岭村、西村、王峪口村、付村、杨村、南上晁村、北上晁村 。
历史沿革:庙前乡(1953)-庙前镇(1984)
(3)裴介镇(面积61.04平方千米,人口5.3万)
系春秋时晋国名臣介子推故里,故名;一说因裴、介二姓聚居而名 。
驻地:裴介村
辖18个村:裴介村、大吕村、姚村、郭村、小吕村、四辛庄村、朱吕村、石桥庄村、墙下村、永丰村、营里村、西浒村、鲁裴介镇因村、辕村、师村、卫村、陈乔村、韩王村 。
历史沿革:裴介乡(1953)-裴介镇(1984)
景点晋国大将介子推的故居坟茔 。
(4)水头镇(面积89.03平方千米,人口4.75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