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千学生 其中真的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三千学生 其中真的有七十二贤人吗?】“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是出自古时家教经典之作《名贤集》中的几句话,其中“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两句指的是孔子的学生,所谓“学生三千,贤人七十二”。由于《名贤集》的“启蒙”职位,以是,自其在南宋时代问世以来,就广为撒播,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知不觉地形成一个误区——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头脑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的首创人。他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其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曾先后做过“委吏”“乘田”等事情。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五十岁时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列国,因政治主张不能执行,遂致力于教育。这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天下教育史上都赫赫著名的大教育家,他一生共收了若干门徒?门徒中又有若干成为着名的贤者,至今仍是个谜。
三千七十二照样——
太史公司马迁也许是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人。
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学生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这段话也许是《名贤集》之所本。
可是,同样,在《史记·仲尼学生列传》中,司马迁又借孔子自己的话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史记·仲尼学生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以为孔子门徒中,真正的贤人一共有七十七个。
都是哪七十七个呢?
司马迁的纪录是:
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曾参(字子舆)、澹台灭明(字子羽)、宓不齐(字子贱)、原宪(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晰哀(字季次)、曾蒧(字晰)、颜无繇(字路)、商瞿(字子木)、高柴(字子羔)、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有若、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鳣(字叔鱼)、颜幸(字子柳)、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子析)、公孙龙(字子石)、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晰)、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襄)、鄡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旂(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乐叔乘(字子车)、原亢籍、乐咳(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晳)、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与如(字子上)、公西蒧(字子上)。
“学生三千”看来没有若干问题,但成为贤人的事实是七十二个,照样七十七个呢?
明末清初人程允升在其所着《幼学琼林》“新增文”一章中又称:“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学生三千。”
于是乎,七十二、七十七之外,又出了个七十,事实孰是孰非?
著名有姓七十七真正的大贤整十个
程允升的《幼学琼林》中说孔子学生“贤人七十”,是为了与上句“前授生徒”在字数上统一,不足为训。
七十二贤人及七十七贤人中凭证孔子的原意应取后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