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阳光拆迁 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觉得运砖运瓦太麻烦,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一些补偿款;要是既不想拆房又不愿领钱,赖着死活不走,那就等着挨刀。这三条政策其实都是要拆你的房子。
【乾隆的阳光拆迁 将来被水淹了竟然责任自负】强制拆迁,清政府搞过很多次,进入乾隆朝以后,清政府虽然仍在继续搞拆迁,但比清初文明得多。
乾隆十六年,兼管永定河治理工作的直隶总督方观承向乾隆汇报说,河北省永清县(今属廊坊市)有十几个村的村民在永定河故道上盖房子,哪天河流泛滥,这些村民会被淹死的,地方政府多次劝他们搬走,他们就是不听。乾隆批示道:“查实愿迁,即给与房价,其不愿者俱令出具甘结。”(《乾隆实录》)愿意搬的话就给他们补偿款,如果不愿意搬,让他们在协议书上签字,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
方观承按乾隆的批示去做工作,多数村民都表示接受,只剩董家务(今永清县韩村镇)和惠元庄(今澜城镇)两村的村民不想搬。三年之后永定河果然泛滥,“董家务、惠元庄居民瓦土草房悉被淹淤”(《乾隆实录》)。乾隆倒不幸灾乐祸,他说这两个村子的百姓现在应该想通了吧?“宜乘此时给予搬移之资,务令迁徙堤外。”
乾隆的拆迁政策真是人性化,算得上是阳光拆迁了。也许有人会把这次阳光拆迁归结于乾隆的人品,夸他是仁德之君。但我不这么想,两次拆迁的动机不一样,以前顺治拆迁是为了给旗人腾地方,对他们旗人有利,所以拆迁起来特别有激情,宁可逼死钉子户也要将拆迁工作进行到底;而乾隆这回拆迁是为了不让老百姓淹死,是纯粹从公益角度出发的,所以拆迁就不那么冒进了。
- 鼻子痒痛是怎么回事
- 探秘 中国历史上三大女色狼的不同结局
- 唐朝安禄山是怎么样得到玄宗李隆基赏识的?
- 京东卖家店铺动态的吸粉技巧
- 十二星座面试必胜术
- 宫缩乏力的分类
- 精华乳的正确使用方法
- 汇率升值贬值如何影响百姓的生活成本?会降薪失业吗?
- 回顾华为nova系列是如何逆袭的 华为手机nova系列简史
- 从小就有颈纹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