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清朝官职中 最有办法捞钱的职务
和珅出生于1750年,当时,由于清军入关已百余年,北京城中的八旗兵醵主其家属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时人称为“八旗生计”问题。
和珅高祖尼牙哈那与其他八旗兵入关时,清朝统治者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在北京周围五百里地区圈占大量土地,分给八旗官兵人及家属耕种。
但清朝统治者为维护京城安全,规定旗人出城四十里以上,必须到八旗都统处请假,这就使旗人实际上不能亲自种地,只好将地租给汉族佃户耕种。
加上旗人不善于经营农业,庄稼收成很差,因此许多旗人就干脆将所分旗地卖给佃种旗地的汉人,自己则靠当兵领饷为生。清初,旗人数量不多,又经常外出作战,立军功还有赏赐,一般旗人的生活比较富裕。
从康熙帝统一台湾后,清朝战争多在边疆地区进行,内地百余年无战事。乾隆初年,北京城里的旗人经过休息,人口数量成倍增长,八旗兵的兵额仍然不变。
例如,过去旗人五口之家有一人当兵领饷,就能维持正常生活。如今五口增加为十几口,还是一人的兵饷,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生活也难以为继。清朝统治者虽然采取了赐给银两、适当增加兵额等办法,但很难根本解决八旗生活。
现存清代文献中多用“少贫无籍”四字来概括和珅童年时的生活。和珅家中的生计问题比北京城中其他八旗兵尤为严重。他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过着吸奴使仆的生活。
但由于做官的父亲突然病故,家中一下子没有了收入来源。身为家中长子的和珅,过早地承受了艰辛的生活重担。那时和珅与弟弟和琳正在读书,都不到当兵领饷的年龄。
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完成自己和弟弟的学业,和珅经常派家人刘全千里迢迢去外祖父嘉谟家中求助。
和珅的外祖父嘉谟时为江南河道总督属下河库道员。嘉谟不仅资助和珅兄弟的学业,而且他的为官经历对和珅一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清代黄河、淮河经常决口,为治理问题、兴修水利,清政府分别在江苏、山东、直隶地区设立了三个河道总督,其中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驻地在江苏省北部清江浦,位于清代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地,是清代南方粮食北运京城的关键地区。
清政府花在修理河道上的经费,一般都占国家岁收的十分之二。乾隆中期时,清朝国家每年财政收入大体是四千万两白银,用在治理河道上的银两,常有八百万两以上。
清朝河道官员利用兴修河道工程之机,中饱私囊,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
河道官员宴请宾客,一道菜的费用就需要上百两银子,宴席从早晨一直吃到半夜,一百多道菜有的动都没动。做菜的厨师很多,因为每人常年只做一道菜,所以味道之鲜美,其他厨师无人能及。
河道官员所穿的皮袄,从来不去当地店铺里购买。每到秋冬时节,他们派人出山海关,到东北皮毛产地买整张狐皮,归来后由皮匠按皮张大小,分类制作,毛片颜色整齐无瑕,连京城中的皮货商都自叹不如。
河道官员的住宅极其讲究,宅门之内、上房之中,不点油灯而用蜡烛照明。家中妇女所用珠翠金玉,数量之多无法计数。河道官员本人所佩戴的朝珠、黄板、攀指,价格动辄上千两银子。
他们衣服上佩戴一种琪南珠,价值三千两银子,悬挂在胸前,在半里外就能闻到香味,让人以为步入了高级馆舍。河道官员平时办公时,衙署中总是商贾云集,书画玩好无不具备,以随时满足他们的耳目之娱。
和珅外祖父嘉谟,官职是四品河道库道员,充其量不过是中级官员。但清代每年用来治河的八百万两银子,很大一部分经他手发放报销入账。可以说,嘉谟的官职是清朝所有官员中最有办法捞钱的职务。
- 揭秘真实包公 戏里面除了名字都是假的
- 揭秘中国下落不明的10件珍宝 中国遗失十大无价之宝有哪些
- 战神还是屠夫 揭秘霸王项羽黑暗的屠城史
- 揭秘历史上的石磐陀竟然是孙悟空的原型吗
- 乾山乾向水流乾三合风水详解 乾山乾向水流乾风水怎样
- 比血滴子更加阴险毒辣 揭秘古代可怕的冷兵器
- 揭秘安乐公主和韦皇后母女间不能说的故事
- 满清朝灭亡后 后宫宫女的下场为何没有人敢娶
- 历史上的沈珍珠为何失踪多年?皇帝都找不到她
- 历史上宫廷贵族追求人乳导致供不应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