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如何影响行为

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在1957年首次描述了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认为 , 当人们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们的行为不一致时 , 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 从而导致一种不舒服、不和谐的感觉 。
这种不一致或不和谐的例子可能包括有人不顾环境却乱扔垃圾 , 有人不重视诚实却撒谎 , 或有人大肆消费 , 但相信节俭 。
经历认知失调会导致人们试图减少自己的不适感——有时会以令人惊讶或意想不到的方式 。
因为不和谐的经历是如此的不舒服 , 人们有强烈的动机去尝试减少他们的不和谐 。费斯廷格甚至提出 , 减少不和谐音是一种基本需求:经历不和谐音的人会试图减少这种感觉 , 就像一个人感到饥饿时被迫吃东西一样 。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 , 如果我们的行为涉及到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 那么我们的行为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不和谐 , 而且我们随后很难证明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信念不相符 。
例如 , 由于个人通常希望将自己视为有道德的人 , 不道德的行为会产生更高程度的不和谐 。想象一下 , 有人付给你1000元 , 让你对别人撒个小谎 。一般人可能不会因为你说谎而责怪你——1000元是一大笔钱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可能足以证明一个相对无关紧要的谎言是合理的 。然而 , 如果你只得到几元的报酬 , 你可能更难证明你的谎言是正确的 , 也会感到不太舒服 。
认知失调如何影响行为1959年 , 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詹姆斯·卡尔史密斯发表了一项有影响力的研究 , 表明认知失调可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行为 。在这项研究中 , 研究参与者被要求花一个小时完成枯燥的任务(例如 , 反复将线轴装到托盘上) 。任务结束后 , 一些参与者被告知这项研究有两个版本:在一个版本中(参与者参加过的版本) , 参与者事先没有被告知有关这项研究的任何信息;在另一组中 , 参与者被告知研究很有趣 , 很愉快 。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 , 下一个学习阶段即将开始 , 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下一个参与者 , 学习将是愉快的 。然后他们要求被试告诉下一个被试这项研究很有趣(这意味着要对下一个被试撒谎 , 因为这项研究被设计得很无聊) 。一些参与者可以得到1元 , 而另一些参与者可以得到20元(因为这项研究是在50多年前进行的 , 这对参与者来说是一大笔钱) 。
事实上 , 在这项研究的“其他版本”中 , 并没有引导参与者相信任务是有趣和有趣的——当参与者告诉“其他参与者”这项研究很有趣时 , 他们实际上是(他们不知道)在和研究人员交谈 。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想在参与者中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 , 他们的信念(应该避免撒谎)与他们的行为(他们刚刚对某人撒了谎)不一致 。
说谎之后 , 研究的关键部分开始了 。另一个人(似乎不是最初研究的一部分)然后要求参与者报告这项研究实际上有多有趣 。
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的研究结果对于那些没有被要求说谎的参与者 , 以及那些撒谎换取20元的参与者 , 他们倾向于报告说 , 这项研究确实不是很有趣 。毕竟 , 那些为了20元撒了谎的参与者觉得他们可以证明自己的谎言是正确的 , 因为他们的报酬相对较高(换句话说 , 获得了一大笔钱减少了他们的不和谐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