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古面积有多大?为何人口却那么少( 二 )



中国内蒙古面积有多大?为何人口却那么少

文章插图
内蒙古区域内的土壤类型和气候环境差异自然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 。内蒙古的土壤种类从东往西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气候逐渐由湿润转向干旱,但总体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分界线 。
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 。这意味着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只适合发展畜牧业 。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先后活跃着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的抗风险能力不如农耕民族 。定居农耕这种生活方式虽说是靠天吃饭,但在正常年景下是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 。农耕民族一般都有存储物资以预防灾害的习惯和制度 。这样即使发生一些不太大的自然灾害也是能扛过去的 。
相比之下稍微大一点的雪灾、虫灾、瘟疫就可能导致游牧民族出现族群灭绝的危险 。因此游牧文明所能供养的人口始终无法超越定居农耕所能供养的人口 。不适宜农耕的内蒙古地区在古代人口长期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内蒙古东部的草原地带还分布有一些游牧民族,可内蒙古西部的戈壁荒漠地带生存条件就更为艰难了 。像内蒙古西部的毛乌素沙漠等地时至今日依然还是人迹罕至 。

中国内蒙古面积有多大?为何人口却那么少

文章插图
明末清初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大体形成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部分 。从公元1636年起漠南蒙古诸部开始臣服于清王朝 。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以数千里大漠(今中国和蒙古国边界一带)为界将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划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 。清朝统治者为笼络蒙古各部提出了“满蒙一家”的口号,可实际上清王朝对蒙古势力一直十分忌惮,因此长期执行着限制蒙古人口增长的政策 。
清王朝对漠南蒙古各部推行“盟旗制度”:将蒙古各部固定在划定好的牧场中 。在此之前蒙古人一直是逐水草而居 。蒙古人会找一块水草丰茂的土地放牧牲畜 。如果居住地发生自然灾害就重新寻找另一块水草丰茂的地方安家 。这种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机动性使蒙古民族可以迅速整合成强大的力量 。清朝通过推行盟旗制度限定蒙古各部只能在固定的牧场活动 。从此蒙古各部再遇到天灾就只能坐以待毙 。

中国内蒙古面积有多大?为何人口却那么少

文章插图
盟旗制度的划分使得各部落抵抗天灾的能力大大减弱 。这就导致各部落可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少 。清王朝对归附的蒙古各部大力推广喇嘛教,从而使46.4%的蒙古男性变成了不得生育的喇嘛 。另外在清代历次对内对外战争中一直以归附自己的蒙古各部打头阵 。这进一步加剧了蒙古人口的减少 。清朝中后期随着人口的增长使得中原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与此同时列强对东北、蒙古、新疆等地的觊觎使中国面临空前严峻的边疆危机 。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清政府开始允许中原汉人到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开垦土地 。晚清时期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自然灾害频繁 。这一时期大量汉人出于生计越过长城到内蒙古东部和南部垦殖 。如今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加起来已超过2000万人,而当地的蒙古族人口也从晚清时期的几十万人增长到466.61万左右 。时至今日蒙古族其实早已不再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民族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