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 山东省诸城市属于哪个市( 四 )


诸城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起伏较大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中部向北为波状平原,边缘有低山缓丘分布 。山地面积657.08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1%,多为棕壤土类 。丘陵493.358平方公里,占22.6%,多为褐土、棕壤土类 。平原704.02平方公里,占32.25%,多为潮土类 。洼地、水面328.5平方公里,占15.05% 。海拔高度在35.32~679米之间 。有海拔百米以上山岭60余座,集中于境内东南部,属泰沂山余脉之马耳山脉,多呈东西走向 。山体多为花岗岩、片麻岩 。
诸城市山区集中在市境南部和东南部的皇华镇、桃林乡以及林家村镇的南部,地表多为棕壤土类,总面积657.08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10% 。
诸城市丘陵主要分布在皇华镇、桃林乡、林家村镇的低山周围,龙都街道、密州街道、枳沟镇的南部以及市境东北、西北两部的平原间及其边沿 。丘陵面积493.35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60% 。西北部岭地为褐土土类,其他丘陵地多为棕壤土类 。
诸城市境西部及中部向北,潍、渠两河及其支流沿岸为波状平原,另有丘陵间平原,低山间谷状盆地和带状河谷小平原,主要分布在相州、昌城、百尺河、辛兴、贾悦、石桥子6镇,密州、舜王、龙都和枳沟等镇(街道)的大部亦为平原地带 。平原地表多为潮土,面积704.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25% 。
诸城市境内洼地分布于平原间,多为砂姜黑土土类 。水面分布较均衡 。自西南而入斜穿市境70公里的潍河,共有湿地36180亩,其中水利风景区水面5595亩;三里庄、青墩、石门、郭家村、吴家楼等5个中型水库,水面面积共25899亩;其他水面面积15400亩,内有小型水库110座,塘坝1411座,拦河闸311座 。全市共有洼地、水面328.5平方公里,占市境总面积的15.05%,其中养殖水面55000亩 。
诸城境内山头60余座,大都集中在市境东南部,属泰沂山余脉之马耳山脉,故多呈东西走向 。山体多为花岗岩、片麻岩 。
水文
诸城市有河流50余条,分为潍河水系、吉利河水系、胶莱河水系 。潍河水系为境内最大水系,主、支流呈叶脉状分布 。境内含水层均属浅层地下水 。
气候
诸城市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2℃,年降水量741.8毫米,降水日数80天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2.9小时,年日照率54% 。年平均相对湿度67%,年蒸发量1677.5毫米 。无霜期217天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适宜农作物生长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雹等 。
诸城市自然资源
水资源
诸城市水资源总量6.23亿立方米,淡水面积7.35万亩 。境内含水层均属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1亿立方米 。
矿产资源
诸城市探明主要矿物有17种,其中金红石、石榴子石、云母为省内独有 。
生物资源
诸城市有野生动物335种,珍稀动物数量稀少 。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常见有200余科、1300余种及变种,其中不乏珍稀草本 。
诸城市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诸城市常住人口110.9万人,户籍人口111.9万人 。全市出生人口12657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3‰和6.1‰ 。
民族
诸城市居民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藏族、壮族、瑶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8个少数民族 。
诸城市地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6年,诸城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5个,潍坊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35个 。
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