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普陀区属于哪个市

普陀区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长江、钱塘江、邕江在此汇合入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673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6269.4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58.6平方公里 。[19]截至2021年10月,辖4个街道5个镇 。[20]区人民政府常征街169号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陀区常住人口为382902人 。
普陀,在佛教《华严经》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小白花”,成立于1987年 。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国家沿海枢纽,舟山渔场中心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港口优良,被誉为“东海明珠” 。有45.5个岛屿,其中32个有人居住 。有百雀寺、朝圣寺、龙宫等1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有普陀山、沈家门、白沙岛、桃花岛、东极岛等 。
2021年,普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8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万元,财政总收入52.08亿元 。
普陀,佛教《华严经》中“一朵美丽的小白花”之意 。她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东 南部,因境内佛教圣地普陀山而得名,是舟山市的一个市属区 。普陀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全国沿海要冲、舟山渔场中心 。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面临辽阔海洋,与台湾基隆港、日本长崎港、韩国仁川港相对 。自然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港口优良,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
历史沿革
普陀区是舟山群岛的一部分 。舟山群岛在夏商时为越国的东境 。周朝时属越国的句章 。秦汉时为贸县东境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翁山县,为舟山群岛建县之始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废县并入县 。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昌国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昌国县为昌国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降州为县,二十年(1387年)弃县并入定海县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海县分为镇海、定海两县,舟山群岛定名为定海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为定海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年)复为定海县 。

普陀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普陀区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1949年7月分为定海、滃洲两县 。1950年5月解放,又合并为定海县 。1953年5月建立舟山专员公署,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三县,普陀县名始此 。1962年6月,撤舟山县,复置普陀县,属舟山专区 。1967年3月起,舟山专区改为舟山地区 。1987年,撤县改置舟山市普陀区 。

普陀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普陀区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行政区划
普陀县境内的历史较为悠久,从桃花、朱家尖等岛发现的历史文物分析,远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秦汉时徐福、安期生、梅福曾先后来过马秦山(今马峙岛)、桃花山、东福山、普陀山等岛隐居、炼丹修道、寻长生不老之药 。唐时现县境内的六横、虾峙、桃花、朱家尖、普陀山等岛屿建为安期乡,舟山岛建为富都乡(包括现普陀县境在舟山岛部分) 。明永乐年间,沈家门设水寨,驻军防守 。清乾隆时期,县境内建为六横上庄、六横下庄、虾峙、桃花、登步、洛伽和芦蒲、大展、舵岙九庄 。

普陀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普陀区属于哪个市

文章插图
光绪三十四年(1098年)芦蒲、大展、舵岙三庄归属定海直隶厅第二选区,六横(上、下庄)、虾峙为第七选区,桃花、登步为第八选区 。宣统二年(1910年)改选区为乡镇,县境内芦花、蒲岙建为芦蒲乡;沈家门、普陀山、舵岙、朱家尖建为洛舵乡:大展、茅洋建为展茅乡;六横建为东靖乡;虾峙建为灵和乡;桃花建为协和乡;登步建为登步乡(后并入协和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