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 ,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 。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 , 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 , 那具体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症状呢?
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比较长 , 一般在生后4-7天出现 , 2~4周达高峰 。黄疸一般持续3~4周 , 第2个月逐渐消退 , 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 , 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 , 从而产生脂肪酸 , 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 , 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
宝宝一般情况良好
母乳性黄疸的婴儿 , 除皮肤有黄疸外 , 完全健康 , 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 , 吃奶好、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 , 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 , 肝和脾都没增大迹象 , 查血象也没贫血症状 。
黄疸程度较轻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 , 往往黄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 , 重度少见 ,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 并不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生长 。
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 , 黄疸明显减轻 , 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 。如果接着重新哺乳 , 黄疸又上升 , 但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 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 。其实 , 母乳性黄疸 , 即便不停母乳 , 胆红素也会慢慢自行降至正常 。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 , 现不提倡停母乳 , 可少量多餐喂养 , 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 , 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 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 , 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 。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 , 如明显下降 , 确定为母乳性黄疸 , 仍可母乳喂养 。
警惕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症状】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 , 持续时间较长 , 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 。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 , 多属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 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