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昆曲是如何从地方戏发展到全国的 我国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

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傀儡戏 。
随着戏曲文化的不断发展,京剧成为了中国古典戏剧的集大成者并有着国粹的美誉 。
而衍生出京剧的昆曲,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程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
那么昆曲究竟是怎么从一种地方曲艺,发展成为“百戏之祖”的呢?
一、昆山的曲艺传统昆山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唐代时当地便有发达的曲艺文化 。
在唐玄宗时期,来自昆山的“弄参军”艺人黄旖绰,便成了皇宫里的常客,几乎与诗人李白、舞蹈家公孙大娘齐名 。

盘点昆曲是如何从地方戏发展到全国的 我国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唐代的弄参军是傀儡戏的一种,黄旖绰不但能用傀儡演绎出滑稽的效果,其还有着高亢清亮的嗓音,能够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唱出婉转的曲调 。
这种“干唱”的表演形式,也成为了日后南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
在安史之乱中,黄旖绰并没有跟随玄宗进入四川,而是回到了故乡昆山居住,并不时为周边百姓表演傀儡戏,其住所旁边的小湖也就有了傀儡湖的名头 。
那时他经常在湖边的港口更换表演用的行头,那个小港便是如今的行头港 。
从这两处地点的命名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昆山地区有着浓厚的戏曲氛围,而昆山真正发展出自己的地方曲艺,还要到元代顾阿瑛等人的出现 。
顾阿瑛是元代著名商人,其在和外藩经商的过程中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

盘点昆曲是如何从地方戏发展到全国的 我国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和其他商人不同,顾阿瑛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不但留下了许多诗文,还培养了一批曲艺人在自己的庭园中定期举行表演 。
顾阿瑛的朋友中有不少著名的文人和乐手,他们提供的唱词和曲谱极大地丰富了当时南曲的表演内容 。
顾阿瑛还对南曲的唱腔进行了调整,向其中加入了部分昆山方言的元素,令其更有地域特点 。
顾阿瑛的乐班在节日时也会为当地百姓进行表演,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并在民间流传开来,这让昆山地区的戏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
二、魏良辅与梁辰鱼被顾阿瑛改良过的曲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为“昆山腔”,由于其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昆山腔在昆山以外的地区,并没有什么影响力 。
这一局面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出现了变化 。
当时一位叫做魏良辅的文人在家中“面壁十年”,在昆山腔中融入了弋阳腔、海盐腔和北曲等其他声腔,并对演唱者的发声方式进行了适当的纠正,去掉了一些外地人听不懂的土语,改用昆山官话,这让昆山腔的演唱受到了外地观众的好评 。

盘点昆曲是如何从地方戏发展到全国的 我国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在进行唱腔改良的过程中,魏良辅不但向当时的著名乐师请教,还找到了被流放到昆山的囚犯张野塘,此人是北曲的行家里手,在他的帮助下魏良辅精进了昆山腔的唱法,还第一次用乐器为昆山腔伴奏,极大地增强了昆山腔的艺术表现力 。
经过改良后的唱腔一般被称为“水磨腔”,许多朋友认为这指的昆曲的唱法如同水磨磨出的米浆一般细腻,但实际上这里的水磨指的是漆工匠师们做漆器时的一道工艺 。
他们用木贼草以水浸渍后,一遍遍打磨器物的表面,使之变得十分光滑,然后再涂抹油漆,在打磨的过程中,会发出婉转的声音,和昆曲的唱腔类似,这才有了水磨腔的说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