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大全 异型性( 二 )


胃黏膜固有层中有较多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存在,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炎细胞浸润多呈弥漫性,常位于黏膜小凹层,逐渐向深部浸润,可达黏膜肌层 。
(一) 根据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可将慢性胃炎分为轻、中、重度 。


1. 轻度者,慢性炎性细胞较少,局限于黏膜浅层,不超过黏膜层的1/3;2. 中度炎细胞较密集,超过黏膜层的1/3,达到2/3;3. 重度炎细胞密集,占据黏膜全层 。
(二)活动性炎症是指慢性炎症背景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根据中性粒细胞细胞浸润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
1. 轻度者黏膜固有层中见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 中度者黏膜层中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3. 重度者黏膜层中性粒细胞较密集,并可见小凹脓肿 。


异形大全 异型性

文章插图



02、固有腺体萎缩
表现为固有腺体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 。但固有层中纤维组织、黏膜肌层和淋巴滤泡常增生 。萎缩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 。根据固有腺体减少的程度,萎缩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1.轻度固有腺体数量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2. 中度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超过1/3,但不超过2/3;3. 重度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 。


异形大全 异型性

文章插图



03、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简称肠化)是指胃黏膜表层上皮和腺上皮被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所取代 。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但两者也可单独存在 。对于肠化非常显著的萎缩性胃炎也称之为化生性胃炎 。
(一)肠化按照所占胃黏膜腺管的多少,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1.轻度肠化上皮或腺体不超过固有腺体的1/3;2. 中度占固有膜腺体的1/3~2/3;3. 重度占固有腺体的2/3以上 。
(二)根据肠化的组织学形态和黏膜组化染色可将肠化分为三型:


1.Ⅰ型为完全型,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Panth细胞组成,杯状细胞含有唾液酸黏膜,吸收细胞不含黏液;
2.Ⅱ型和Ⅲ型为不完全型化生,由杯状细胞核柱状细胞所组成,无Panth细胞 。Ⅱ型和Ⅲ型不完全型肠化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柱状细胞分泌中性粒细胞和唾液酸黏液,而后者的柱状细胞则分泌硫酸黏液 。多数认为Ⅲ型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对估测胃癌的发生危险性有一定的价值 。


异形大全 异型性

文章插图



04、异型增生
又称不典型增生(dysplasia),也称上皮内瘤变,是胃黏膜结构及上皮细胞偏离正常的一种过度增生状态,其基本特征包括细胞异型性、分化异常和黏膜结构紊乱 。肠化和非肠化黏膜均可发生异型增生,有固有肠型和胃型异型增生之分 。
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腺瘤样不典型增生——被认为会发展为高分化肠型胃腺癌;
增生性不典型增生——与不完全性肠化生关系密切,被认为可发展为分化差的肠型胃腺癌 。
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根据异型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
新的分类将不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
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归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重度不典型增生则归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有的医生称之为原位癌 。
轻度异型增生形态学表现为腺管结构轻度不规则,排列紊乱或疏密不均,主要分布于黏膜浅层,杯状细胞减少,核深染,体积稍增大,核排列密集,位于细胞基底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