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
“十三经”是对传统经典的统称,“十三经”这个说法,是逐渐演变而来的 。

文章插图
清同治十年“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
笼统地讲,“十三经”就是我国古代国家层面指定的教科书,是办学和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 。古典时期,只要识字读书,必学“十三经” 。
“十三经”是哪十三部经典?是怎么形成的?对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形态有什么影响?我们讨论一下,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
1、“十三经”始于西汉,定型于北宋,重点在唐代
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作为学官,教授弟子 。“博士”“教授”都是从这里来的 。当时所谓“五经”,即儒家的五部经典,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诗》即《诗经》,《书》即《尚书》,《礼》即《仪礼》,《易》即《周易》,《春秋》就是《春秋》 。到东汉,增加《论语》和《孝经》,共七经 。
【儒家十三经详解 经典的十三经指的是哪十三经】唐代前期,设“三礼”“三传” 。“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加上前面的七经,就是十一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增补《尔雅》为经典,并将全部十二部经典刻石,作为规范文本 。隋唐开始科考,“十三经”就是办学和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 。

文章插图
“开成石经”,在西安碑林
北宋仁宗时期,增加《孟子》为经典,至此,“十三经”正式形成 。两宋到明清近千年,所谓“十三经”,就是这十三部经典 。即《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
2、“四书五经”都是“十三经”
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四书五经”为办学和科举指定经典文本教材 。但其实“四书五经”都在“十三经”的范围之内 。
这里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和《中庸》本来就是《礼记》里的篇章,应该含在《礼记》之内 。其实“四书五经”加起来就是“七经” 。
“四书五经”是对“十三经”的继承性缩编,就是说,“四书五经”本来都是“十三经”的范围 。《尔雅》是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应该算是工具书 。《孝经》实质上是《论语》的一部分 。《周礼》不是讲礼的,是行政管理学著作 。《礼记》实质上是对《仪礼》的解读 。《春秋》三传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所以,后世只保留《左传》 。

文章插图
‘’四书五经“”
看看,历史就是大浪淘沙,最后留给我们的,就是最经典的 。《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礼记》《论语》《孟子》 。
中国文化的框架,就是建立在这几部经典之上的 。中国人的人文思想和心理心性,包括家国情怀,社会理想、精神情操、审美倾向等等,都与这几部经典直接相关 。不信的话,你看看学学就知道了 。
- 生肖龙在2022虎年1月份运势详解
- 简单鉴别黑曜石方法详解 黑色的黑曜石怎么辨别真假
- 稻香歌词背后的含义详解 周杰伦的稻香这首歌的寓意是什么
- 天星风水28星宿线度论水口 天星风水24山及28宿详解
- 三元风水详解 什么风水让人高寿
- 目前北京轿车托运价格是多少?北京轿车托运价格计算方式详解
-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新规详解
- 三合风水正向与兼向 三合风水正向兼向度数划分详解
- 详解云服务是什么意思 网络云服务干什么用
- 私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区别详解 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