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们依山而居,靠山吃山,而大自然也总会带给人们很多意外的惊喜,刚一入秋,深山的松树林里就会有一种美味悄悄的从地里冒出来了 。虽然它的外貌丑陋,一度被认为是有毒之物,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但它却是世上最鲜美的食物之一,它就是松树菌 。
松树菌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松树脚下的蘑菇,为黄褐色,少量蓝绿,铜紫色 。一般在每年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长出,形如伞状,大如香菇,是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出产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

文章插图
松树菌不但无毒还有益身体松树菌,又名松毛菌、雁来菌、雁鹅菌、重阳菌、天鹅菌等等,是一种肉质嫩脆,美味可口的食用菌,也是素肴中的上品,被誉为“厨中之珍” 。
在湘西叫它枞菌,分两种:一种叫乌枞菌,农历五六月份和中秋节左右生长,藏在茅草下或者腐烂的松针里,颜色偏棕黄,比较难找,但是非常好吃,拌偏肥的土猪肉开汤,味道相当鲜美可口;还有一种叫麦黄枞菌,金黄色,长在松林中,像小雨伞一样朵朵耸立,老远就能看到,口感粗糙,味道一般 。
从季节上看,松树菌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八九月,第二阶段为十至十一月 。其根茎部分最长的八九公分,最粗的两公分,最大叶体面十公分左右,第一阶段八九月分长出来的叶面颜色微黄白,第二阶段十月底以后生长的为青黑泛白色 。

文章插图
在我国松树菌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包括松树菌等树菌的国家之一,松树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 。我国最早有树菌文字记载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
公元前四世纪庄子在《逍遥游》中就有“朝菌不知晦朔”之句,其意是这种菌死亡非常之快,早晨是个完好的菌,晚上就衰败了,说明我们的先人当时已开始观察菌类的生长习性了 。战国初列子在《列子.汤问篇》中也说:“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朽壤是有腐朽烂木的土壤,树菌生长于其中 。
树菌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就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并且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 、采收、贮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 。
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树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认识和利用树菌知识进步很大 。

文章插图
中国树菌半人工栽培,有规模的生产应始于元代,可以说是商品生产的开始 。王桢撰写的《农书》详细记载了树菌伐树砍花的栽培法:取向阴地,择其所宜木,枫楮栲等树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覆压之经年树朽,以蕈砍锉,均布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槌击树,谓之惊蕈 。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采之讫,遗种在内,来岁仍复发 。
至今,中国不少地方沿用其合理的部分,如选树、砍花、惊蕈等 。这一时期的技术也逐渐成熟,如潘之恒于1500年完成的《广菌谱》记载了松树菌和其他40多种树菌的生态和利用价值,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前人记述的20多种有药用价值菌类的名称考证,对形态、栽培、采集方法和药用功效作了详细论述 。
- 民间风水奇谭530 民间风水奇谭百度百科
- 韦东奕有什么研究成果 韦东奕百度百科哪里人
- cad打乘号 CAD乘号在哪
- 抗生素是消炎药吗
- 孕妇能用抗生素吗
- 细菌性感冒一定要吃抗生素吗
- 抗生素的误区
- 抗生素过敏怎么办
- 双氧水可以去斑吗
- 霉菌性阴炎能要孩子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