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霸主小说 一霸的意思


春秋五霸,不同时代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广泛的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在这个名单中,楚庄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能进入名单,并不是因为和王孙满讨论了周天子那几个鼎的重量 。他带领下的楚国,强盛时期势力范围曾到达黄河流域 。如果让周王朝的人列五霸名单,楚庄王大概率是不会入选的,因为在周人看来,楚为“荆蛮”,不是“中国”文化圈的,另外他还僭越称王 。
另外四霸,有两个共同特点:
一 都干了“尊王攘夷”的事情 。
二 从实力上看,一霸不如一霸 。
齐桓公北灭孤竹,南服荆楚,迫使楚国每年向周王室进贡,虽然只是几车包茅,好歹也算是挣到了面子,另外,周襄王也是在齐桓公等诸侯的拥戴下上位的,所以周襄王对他还是非常感激的,于是封他为“方伯” 。

最强霸主小说 一霸的意思

文章插图

晋文公,为报答当年楚成王对他的礼遇之恩,在与楚军对阵时,退避三舍,最后在卫国城濮展开决战,大败楚军,楚将成得臣被逼自杀 。晋文公将楚军俘虏1000人、战车100乘献于周天子,算是“尊王攘夷”两件事一起办了 。周襄王“狩猎于河阳”,封他为“方伯” 。换句话说,晋文公这个“方伯”之位是通过周襄王自降身价得来的,或者说是这里面有点胁迫的味道 。
秦穆公,实际上主要是顾着自己那一摊子了,西戎的事就够他烦的了 。后来周襄王的夫人隗后与他的弟弟太叔带做乱宫闱,做起了不伦之事,周襄王还因此被赶出国都,秦穆公曾象征性的出兵,为表达谢意,周襄王就派了个人去口头表扬了下秦穆公,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他顶多做了“攘夷”的事 。
最强霸主小说 一霸的意思

文章插图

宋襄公,这个最悲催,当然也曾经当过盟主,只不过是几个小国承认而已,后来邀约齐楚参加,会盟时反被楚成王挟持为人质,经过泓水之战,最终死于自己践行的“仁义” 。“尊王攘夷”没办到,反被“荆蛮”一顿羞辱 。
按说,江山代有人才出,春秋几百年,那么多的诸侯国,选几个像样的“霸主”应该不难吧,再说前面有齐桓公做榜样,即便不进步,至少也不应该退步才是 。但实际情况却是“矮子里面挑个儿高的”,并且在这几霸之后,再无霸主,原因何在?
一 诸侯内讧频发
最强霸主小说 一霸的意思

文章插图

齐桓公,年老后贪图享乐,在管仲死后,重新启用竖刁、开方、易牙等奸佞之辈,最后自己被饿死宫中,几个儿子为争君位大打出手,强者如齐桓公尚且如此,更遑论别人?
宋襄公护送齐国公子昭归位,仅仅是联合了曹、邾、陈几个小国就打到了齐国都城 。到了齐顷公时期,晋国打他,齐国居然向楚国求救!
这种内耗,严重削弱了内部力量,使得中原诸侯如同一盘散沙,导致楚国势力直接越过长江,其影响力甚至到达黄河流域 。
二 缺乏理论创新
最强霸主小说 一霸的意思

文章插图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聚拢了以管仲、鲍叔牙为首的大批人才 。内施教化,发展农商,拉活经济;外图霸权,诸侯宾服,拓展空间 。另外,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齐国享有征伐诸侯的特权,在这个基础上,管仲创造性的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玩法 。后来者,比如晋文公的赵衰、狐偃等人,只不过是“尊王攘夷”的模仿者或者说是碰瓷儿者,因为他们无法越过这一理论高度,甚至他们都没有提出过什么像样想法,顶多是小打小闹罢了 。没有深邃思想的提炼,势必就是在原地打转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