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看人脸心理分析 说话不看人的脸


人们常说 “百闻不如一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但是你知道吗?事实并不是这样,有时候见面还不如不见,见了面反倒影响了你的判断,得出错误结论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张伯伦和希特勒 。


二战以前,在整个英国政坛中,张伯伦是唯一一个见过希特勒的人 。丘吉尔跟希特勒约过一次喝咖啡,但没成功 。丘吉尔从没见过希特勒,只是通过读希特勒的书和他发表的文章讲话来认识这个人 。丘吉尔得出非常肯定的结论:希特勒是个疯子,千万别指望跟他谈判,想都不要想 。


张伯伦总觉得应该见个面才能对这个人下判断 。他先后两次去德国,和希特勒见面,并且一次比一次谈得好 。希特勒跟他握手时非常有力,眼神坚定,跟他说话时充满激情,真诚地讲了很多童年往事、分享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细节 。希特勒是一个特别有感染力的人,张伯伦觉得这个人这么真诚、简单、说话这么直接,握手这么有力,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这个人没有问题 。回来后张伯伦说,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有点野心,但是是可控的 。他的想法只是斯洛伐克,不会对整个欧洲有非分只想 。
张伯伦在第二次见到希特勒时,觉得时机成熟了,对希特勒说,你愿意现在就签和平协议吗?希特勒说没问题,看都没看提笔就在协议上签字 。张伯伦特别高兴,回到英国就宣布说,我们可以安心上床睡觉,今后的二三十年,绝对不会有战争 。当时整个英国把张伯伦当做英雄,以为他为英国带来了和平 。


只有丘吉尔认为他肯定是被骗了,坚定地认为希特勒是个疯子,绝对不可相信 。


张伯伦属于政界老油条了,做到首相,阅人无数的 。他觉得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问题,结果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 。


还有一个案例,中情局曾经策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古巴间谍 。这个古巴间谍为了立功,跟中情局指认美国派驻古巴的情报人员哪些是双面间谍,最后的结果是,中情局派驻古巴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双面间谍,全部为古巴工作 。因为这件事已经揭开了,卡斯特罗就把所有这些中情局的双面间谍召集起来,在古巴搞了个胜利大游行,公开宣布,我们都是为古巴工作的 。


这件事让中情局特别打脸,中情局是专业单位,识人、认人、判断人,是他们的基本工作,竟然能全军覆没!


这两个事例反映了一个效应叫专家漏洞


很多法官在决定下一步的法律制裁的时候,即决定判这个人入狱或是否假释的时候,都要见一下当事人而不是看卷宗直接判断 。他们都觉得见了面才能确认这个人能不能假释 。


但是,有人用人工智能做了一次对比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电脑所做出的允许假释的判断,比法官们作出的判断低25% 。这个比例恰好和法官所做的错误假释的比例是相关的 。错误假释就是等到审判时,这个人没有按时到庭,保释金也不要了,人跑了 。或者这个人有暴力倾向或精神疾病,假释后到了社会上又伤人 。


有一个案子,一个白人男性,用枪指着他的女朋友并扣动了扳机,但子弹卡壳了 。这个案子到了法官那里,法官一看他没有前科,并且很真诚,眼中含着泪水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法官就准许假释 。假释后,不到一个月,这个人又找了一把枪把女朋友打死了 。这就是错误的假释判断 。电脑在看卷宗时会比法官严格25%,法官见到真人后容易被这些人打动而做出
错误判断,这就叫做专家漏洞 。


还有一个效应叫洞察偏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