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基础知斧头识佛头( 三 )


唐古拉山脉横亘于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它是太平洋与印度洋流域的重要分水岭,从西端的各拉丹冬雪山向东延伸至西藏丁青西部的布加雪山,长度500余公里,然后逐步向南过渡与横断山脉他念他翁山衔接 。构成了长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世界大河的发源地 。而这种大河同源于一条山脉的现象在地球上是极为罕见的 。
昂赛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一个乡 。在昂赛,这个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杨勇发现了一处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的丹霞奇观 。这片丹霞广泛发育,造型景观丰富,还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更幸运的是,因为地处偏僻,这里并没有像内地许多地方那样受到商业气息的过多浸染,我们还有机会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寻找出一个适合它的发展模式 。
“昂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下辖的一个乡,属于澜沧江的江源区 。在很长时间里,这里都是一个从外界不容易进入的‘地理空白’区,自我走上科学考察青藏高原之路后,也多次与这里擦肩而过 。” 杨勇说 。
为了昂赛丹霞地貌,杨勇2014年至2015年三次来到昂赛,对丹霞地质地貌开展了系统的考察研究 。先后深入到果道沟峡谷、格萨尔王遗址、乃邦神山、猿人山、生命之根、神龟山、吉日沟古塔、佛头、雪豹沟、手掌山等景点进行调查和拍摄,最终划分了果道沟峡谷、扎曲峡两个峡谷景观带,以及熊达至萨拉马、东卡至日郎壳两个风景群 。

风水学基础知斧头识佛头

文章插图
△2015年考察金沙江途中和当地老乡在一起
杨勇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昂赛丹霞发育在白垩系红色沙砾岩中,在青藏高原同类地层中发育最完全,景观造型也最丰富;在唐古拉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杂多县大面积分布,面积大约有3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罕见的地质奇观;二是昂赛丹霞地貌因风化强烈,崩塌不断,目前仍较活跃;三是澜沧江源区地貌从隆起、沉降、分化到切割、冲刷作用,地层分布、缺失等呈交替分布,在昂赛至囊谦觉拉段,集中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陡崖等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这在青藏高原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当地民众所乐道的“吉祥佛”“康巴阳元石”“乃邦神山”等景观横亘 。
杨勇介绍说,昂赛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石灰岩冰缘地貌,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冰川作用、流水侵蚀、古柏森林、人类活动古迹等信息,为地貌学、冰川学、河流学、构造地质学、植物学、历史学、宗教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处极好的天然博物馆 。
考察期间,杨勇还发现了面积广阔的原始柏树林、人文宗教遗迹、濒危野生动物和高原野生植物等稀缺人文与自然资源 。该地区气候温暖,风光秀丽,综合旅游资源要素富集度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青藏高原乃至中国实属珍贵 。他认为,这里特别适合开展漂流、探险、科考、攀岩、徒步、自驾、露营等体验旅游项目,应该将它作为三江源地区前导型旅游目的地 。
风水学基础知斧头识佛头

文章插图
△高原藏民
如今,杨勇被聘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科学顾问和玉树州旅游发展顾问 。在他看来,要把对昂赛丹霞地貌的开发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范例,要按照国家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来规划 。他特别建议,按照国家公园的模式,敞开大门,公众共享,主动保护,全民参与,探索构建旅游经济新业态、赢利新模式,让体验更生动 。他认为,由于这里海拔高、地质生态环境脆弱,景区建设应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索道、索桥观光系统为主,同时景区博物馆和功能性服务设施应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集成,打造一个新型的标志性地质公园,以此作为三江源乃至青藏高原的旅游开发经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